许多人在感冒、头痛或生理痛时,会服用普拿疼(Panadol)来缓解不适。然而,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吃一颗普拿疼会在体内残留五年,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肾衰竭”。这一说法引发不少人恐慌,甚至有人因此不敢再服用止痛药。

对此,台湾旅日达人林氏璧以及前台大感染科医师孔祥琪均出面澄清,指出这一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普拿疼真的会在体内残留五年吗?

林氏璧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这种“普拿疼残留五年”的说法早已在网络上流传多年,但实际上完全不符合药理学常识。他解释,普拿疼的主要成分是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这是一种已经被使用了百年以上的止痛、退烧药物,因其相对安全性高,一直是医学界推荐的解热镇痛首选。

根据药物代谢原理,人体会通过肝脏或肾脏代谢药物,而衡量药物在体内消失速度的关键指标是半衰期

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乙醯胺酚的半衰期约为2至3小时,通常4至6小时后即可再次服用。按照药理学计算,药物一般会在4到5个半衰期后彻底排出体外,这意味着普拿疼大约12至15小时后体内浓度已极低,再过一段时间就会完全代谢掉。因此,网传的“残留5年”纯属无稽之谈。

长期服用普拿疼真的会导致洗肾吗?

另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长期吃普拿疼容易洗肾”,对此,孔祥琪医生表示,乙醯胺酚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其潜在风险是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毒性,而非肾损伤。相比之下,另一类常见的止痛药——非类固醇抗发炎药物(NSAIDs),如布洛芬(Ibuprofen)或萘普生(Naproxen),才更容易增加肾脏负担。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每日普拿疼的安全剂量上限为4公克(约8颗500毫克的普拿疼)。只要不过量、不长期服用,普拿疼不会对肝肾造成明显损害。但如果已经患有慢性肝病,如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则需谨慎使用乙醯胺酚;而慢性肾病患者,则更应避免NSAIDs,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如何安全服用止痛药?专家提醒

  1. 遵守剂量:成人每天服用普拿疼的总量不应超过4公克,市售包装的普拿疼通常每颗含500毫克,因此每日上限为8颗。
  2. 避免长期依赖:偶尔服用止痛药不会造成健康问题,但若长期需要服用,应咨询医生以寻找根本原因。
  3. 留意肝肾健康:有肝病史者应慎用普拿疼,而有肾病史者则应避免NSAIDs。
  4. 切勿轻信网络谣言: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由半衰期决定,普拿疼的半衰期仅2至3小时,不可能残留5年。

结论:普拿疼是安全的,关键在于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网传的“普拿疼残留体内五年”、“30岁就洗肾”等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普拿疼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物,合理使用是安全的。与其轻信网络谣言,不如从正规医疗渠道获取正确的健康知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上一则新闻网红产品致胎停 消费者维权呼声高涨
下一侧新闻网红护肤品涉违规成分 女子停用后脸部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