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初日诊所减重专科暨家医科医生李思贤提醒,常见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等种子油富含Omega-6脂肪酸,过量摄取可能导致体内发炎,增加慢性疾病风险。他建议减少油脂摄取,选择健康餐点,降低精炼植物油的摄入量。
Omega-6脂肪酸的影响
据《TVBS新闻网》报导,李思贤指出,食用油可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又分为单元不饱和脂肪与多元不饱和脂肪。传统观念认为应避免饱和脂肪,但他强调,多元不饱和脂肪中的Omega-6脂肪酸,才是更应减少摄取的成分。
Omega-6脂肪酸的亚油酸在体内可转化为花生四烯酸,参与炎症反应。 适量摄取有助维持细胞功能,但过量则可能促发慢性发炎、代谢异常等问题。
精炼植物油的健康隐忧
相比橄榄油、椰子油、酪梨油等健康油品,李思贤表示,大豆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花生油、菜籽油、棉花籽油等精炼植物油富含Omega-6,摄取过多会增加发炎风险。此外,这些油的提取过程涉及高温与化学溶剂,可能产生氧化自由基,对细胞健康造成影响。
“西方饮食”与慢性病的关联
美国眼科医生克里斯·诺比(Chris Knobbe)提出“种子油假说”,认为现代饮食中的精制糖与精炼植物油是导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这些成分可能导致炎症、代谢失衡及氧化压力增加,进而引发糖尿病、肥胖、癌症、黄斑部病变和失智症等疾病。
数据统计显示,1890年代糖尿病盛行率仅0.0028%,但2016年已飙升至13%,增长4643倍,肥胖症盛行率也从1.2%上升至42.4%。克里斯·诺比认为,这些变化与碳水化合物摄取无关,而与精炼植物油的普及密切相关。
精炼植物油的激增
1965年以前,人类主要食用猪油、牛油、橄榄油等天然油脂,现代人每天平均摄取精炼植物油高达80克,相当于720卡路里,Omega-6的摄取量更是从1865年的2.4克增加至2008年的29克,增长了11倍,远超碳水化合物的增幅。
如何减少精炼植物油的摄取?
由于餐厅普遍使用精炼植物油,李思贤建议:
✅ 外食时可将料理过水,减少油脂摄取
✅ 尽量选择使用健康油的餐厅
✅ 在家烹饪时,改用橄榄油、椰子油或酪梨油
他强调,减少精炼植物油的摄取,可能是预防代谢疾病的关键之一,培养健康饮食习惯,才能降低慢性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