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对着电脑工作,脖子和肩膀经常感到酸痛,去按摩店放松似乎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去泰国旅游,体验一次正宗的泰式按摩,好像成了必做的项目。但你知道吗?虽然按摩让人放松,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稍有不慎,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按摩最危险的动作:Lock颈
说到按摩中的危险动作,有一种特别需要警惕,那就是“Lock颈”(快速扭动脖部)。这种动作通常是在按摩师用双手扶住你的头部,然后猛地扭动脖部发出“咔”的一声脆响。虽然听起来很爽,但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动作,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脑神经外科医生提醒,这样的快速扭动可能会伤害颈部的血管,进而导致以下严重问题:
- 血管撕裂:血管内壁受损可能会形成血块;
- 中风风险:血块可能会随血液流向大脑,堵塞血管;
- 脑部缺氧:可能引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
这些人不宜按摩
按摩虽然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但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按摩时需要特别谨慎:
-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下降,尤其是女性停经后更容易患骨质疏松,过度的按摩可能导致骨折或关节错位,特别是脊椎和髋关节等部位。
- 病后体虚:生病后的恢复期,免疫系统和内脏器官尚未恢复,血液循环较差。此时按摩可能加重疲劳感,导致头晕或心悸等不适。
- 过度劳累者:长时间熬夜或身体过度疲劳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强力按摩可能加剧身体负担,甚至引发低血糖或休克。
- 急性扭伤、挫伤:受伤后的肌肉和组织正处于炎症期,强行按摩可能加剧炎症反应,导致肿胀和疼痛。
- 骨质疏松者:骨密度低,轻微外力就可能导致骨裂或骨折,尤其是腰部、脊椎和髋部等部位。
- 高血压患者:按摩会加速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强力按摩甚至可能引发中风。
- 低血糖患者:空腹或低血糖时按摩,可能因血液循环加速导致血糖进一步下降,引发头晕、冷汗,严重时可能昏厥。
- 皮肤病患者:按摩时皮肤摩擦可能加重皮肤病,尤其是用到按摩油或精油时,可能导致过敏或其他皮肤反应。
- 过饥或过饱:空腹时按摩可能引发低血糖,饭后则可能刺激消化道,导致不适。
- 生理期或怀孕的女性:月经期间按摩可能增加经血量,导致腹痛;孕妇则需特别小心,避免某些按摩动作引发子宫收缩,增加流产风险。
按摩越痛越好吗?
很多人认为按摩越痛效果越好,其实这是误区!按摩的目的是放松肌肉,而不是让你承受剧烈疼痛。如果按到让你痛到流汗、咬牙忍耐,那很可能已经伤害了你的肌肉或神经。医生建议,在按摩过程中,一定要随时与按摩师沟通,如果感觉不适或疼痛太强,直接告诉对方“轻一点”,或随时要求停止。如果出现手麻、头晕或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手,并寻求医疗帮助。
总之,按摩前最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虽然偶尔按摩有助于缓解压力,但前提是选择正确的方法,避免因不当按摩引发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