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不仅影响健康,还可能导致爆炸风险。最近,美国加州一名15岁男孩在使用电子烟时发生爆炸,导致脸部和手部严重受伤,甚至手指被截肢,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相关机构提醒,国内《烟害防制法》已全面禁止电子烟,呼吁民众遵守“不尝试、不购买、不推荐”的“三不政策”,避免健康和钱包受损。
电子烟危害多,可能损害多个器官 根据卫生署的青少年吸烟行为调查,青少年使用电子烟的比例为4.8%,其中中学生为3.2%、高中生为6.3%。18岁以上成人中约1.4%使用电子烟。电子烟含有尼古丁,易上瘾,并且对青少年大脑发育有害,甚至会持续到25岁。此外,电子烟释放的甲醛、乙醛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损害大脑、心脏、肺、肝、肾等器官。
电子烟爆炸风险不可忽视,伤害多发生在手、脸和眼睛 电子烟不仅危害健康,还存在爆炸的潜在风险,常导致二度或三度烧伤,伤害部位主要集中在手、脸、眼睛和嘴巴,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功能丧失。2018年曾有新闻报道,电子烟爆炸导致大脑受伤致死。去年,一架飞往英国的飞机因机上电子烟爆炸,迫使236名乘客紧急撤离。
电子烟违法且危害健康,呼吁民众远离 电子烟不仅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导致烧伤、外貌损伤、功能丧失,甚至引发火灾、致死等严重后果。根据《烟害防制法》新规定,电子烟的制造、进口、销售等均被全面禁止,违法者最高可罚1万元。卫生署表示,将继续加强执法,呼吁民众保护健康和财务,远离电子烟,迎接无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