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理财能力已成为生存必备技能之一,然而许多大马人却对此毫无概念。网红律师杜韩念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感叹,马来西亚人迫切需要理财知识,并列举了一系列惊人的数据:70%的人每月储蓄不到500令吉,75%的人拿不出1000令吉应急,甚至63%的人若失去收入,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去,其中更有32%的人只能维持不到一星期。

更令人担忧的是,仅有5%的人能每月存下1500令吉,而55%的人则是典型的“月光族”,甚至不少人入不敷出。同时,仅1%的公积金会员存款超过10万令吉,反观消费市场却一片繁荣,高级甜品店人满为患,商场、品牌餐厅、咖啡馆人潮不减,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斥着旅游、美食、奢侈品的炫耀贴文。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不禁疑问:既然存款率这么低,钱究竟花到哪里去了?

答案显而易见,许多人并非真的“没钱”,而是缺乏储蓄和理财的习惯,甚至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光鲜亮丽而透支未来。数据显示,大马年轻人的破产率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包括个人贷款、商业贷款、车贷、房贷及信用卡债务。而在这些案例中,许多人破产的根本原因并非投资失败或事业受挫,而是源于过度消费与奢华生活方式。

谈及存钱,许多人总是抱怨生活成本高昂,每月存个1500令吉都难,但转头就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昂贵下午茶的照片。确实,有些人天生享受当下,乐于花钱,而另一些人则习惯精打细算、存钱理财。短期来看,花钱的人似乎过得潇洒自在,但到了中年,这两类人之间的生活质量差距便会逐渐显现。

有储蓄习惯的人,面对突发状况时更有底气,生活也更有安全感。他们不必为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勉强自己,也不至于因突如其来的变故(如疾病或失业)而陷入经济困境。反观那些没有存款的人,一旦遭遇意外,往往只能四处借钱,甚至被迫降低生活质量,陷入经济困局。

我认识一些朋友,他们一向节俭,花的每一分钱都会精打细算,长期坚持储蓄,使得他们在中年后拥有真正的自由。他们不一定住豪宅、开名车,但却拥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想换工作、想去旅行,甚至想提前退休,都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受限。相较之下,那些习惯透支未来、过度消费的人,可能依旧被房贷、车贷、信用卡债务绑得动弹不得,甚至到了年过半百,还在为每个月的账单发愁。

年轻时过度消费的人,往往觉得“钱存着没用,花掉才是自己的”。但现实是,生活的变故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一位朋友过去收入颇丰,平日里高消费成习惯,从不存钱。后来家中长辈生病,他的生意又出了问题,顿时陷入经济危机,四处借钱却屡屡碰壁。那时,他才真正体会到手头有存款的重要性,因为生活永远充满未知,若毫无积蓄,一旦陷入困境,便很难翻身。

无论你是习惯花钱还是存钱,都应该尽早开始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降低不必要的开支,提高储蓄能力,为未来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金钱或许不是万能的,但当你真正需要它时,你会明白,没有存款的日子,才是最没有安全感的日子。

上一则新闻砂拉越总理调侃张庆信 “幸好你不是土保党领袖”
下一侧新闻司机疑违规U转差点车祸 骑士气炸当街甩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