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在新山路边截查一名涉嫌持有毒品的男子,经过进一步侦查,依据线报展开多次突击行动,成功摧毁了一个活跃至今年初的毒品藏匿窝点,并有效阻止了一批总值超过300万令吉的毒品流入市场。
在这些突击行动中,警方逮捕了两名本地男子和一名新加坡籍男子,协助调查此案。警方表示,案件仍在调查中,尚不排除其他嫌疑人尚在逃。
柔州总警长拿督古玛今日在柔州警察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此次毒品查获行动的结果。
古玛透露,警方首先于本月6日午夜12时10分,在新山一带截查一名行为可疑的本地男子,从其身上搜出约1.57公克的冰毒。

进一步调查后,警方根据线报相继在新山的四个公寓单位、一处公寓停车场以及一个围篱社区的排屋展开了六次突击行动,查获大量毒品,并逮捕了另外两名男子,其中包括一名来自新加坡的嫌犯。
古玛表示,调查结果显示,该毒品贩运集团自今年1月初开始活跃,嫌疑人疑似租用围篱社区的住宅和公寓单位作为藏匿毒品和重新包装的窝点,然后供应给本地市场。
根据调查,警方认为这些毒品来自吉隆坡一带,且在流入市场前便被查获。一旦这些毒品投放市场,预计将足够供给77,279人使用。
查获的毒品包括15公斤的爱他死毒粉、1公斤的克他命、1.3公斤的冰毒、294克的大麻、2.8公斤的爱他死药丸和1.7公斤的伍,市值总计317万8258令吉。
警方在行动中还扣押了4辆轿车、一辆摩托车、总值9万9300令吉的奢侈手表、6万5670令吉的金饰,以及1491令吉和117新元(约374令吉)的现金。
古玛透露,落网的3名男子年龄介于41至48岁之间,最早被逮捕的本地男子有毒品及刑事前科。三人均已确认吸毒,且已获准延扣至本月17日,以协助警方进一步调查。
古玛表示,警方尚不排除该贩毒集团还有其他成员在逃,并指出所有被扣押的车辆均为银行强制回收车(Kerata Piang),即通过“贷款转移”方式出售的汽车。
警方将援引1952年《危险毒品法令》第39B条文,继续深入调查此案,包括调查这些被租用的房产和车辆的所有者是否与嫌犯有关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