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上周新增28例流感死亡病例,其中一名南部未满10岁的男童感染A型流感后,因急性坏死性脑病变,在短短一周内病逝。医师警告,真正夺命的并非流感病毒本身,而是失控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风暴”,最终摧毁孩子的大脑。专家呼吁,除了接种疫苗,家长应密切观察病程,警觉异常症状,并及早就医,以防憾事发生。
免疫风暴:摧毁大脑的“内战”
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脸书专页“基因医师张家铭”发文指出,该名男童自发烧、咳嗽到高烧昏迷,仅一周就因急性坏死性脑病变不幸离世。这一案例提醒大家,最致命的并非流感病毒,而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失控,引发毁灭性的免疫风暴。
急性坏死性脑病变正是这种免疫失控的极端表现。当孩子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释放大量炎性因子,攻击的不只是病毒,还会误伤健康组织,尤其是脑部。这场“内战”宛如失控的洪水,迅速引发脑部严重发炎、水肿,甚至导致神经细胞坏死,一旦病情恶化,往往已至生死关头。
警惕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是关键
张家铭强调,急性坏死性脑病变发展极为迅速,孩子可能前一天仅是轻微发烧、咳嗽,隔天便高烧40度、昏迷、抽搐,送医后发现脑部严重发炎。磁共振影像通常会显示双侧丘脑病变,这正是免疫风暴摧毁脑部的证据。
家长需特别注意以下高危警讯:
✔ 高烧超过40度且持续不退
✔ 精神萎靡,对外界反应迟钝
✔ 持续呕吐
✔ 开始抽搐或四肢无力
这些症状可能意味着免疫风暴正在爆发,一旦错过黄金治疗期,孩子的脑部可能遭受不可逆的损害。
疫苗与日常防护:降低重症风险
这名不幸离世的男童并未接种流感疫苗。张家铭指出,虽然疫苗无法100%防止感染,但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减少免疫风暴发生的概率,从而避免急性坏死性脑病变等致命并发症。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防护同样关键。医师建议:
🔹 流感季节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多场所
🔹 勤洗手、减少病毒传播
🔹 孩子发烧时,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异常时立即就医
这些简单的措施,或许就能让下一个孩子免于这场致命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