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说过世界上最小的鱼?它的全长不到10毫米,就栖息在东马河流中。
在砂拉越诗巫瑶的峇丹砂隆河流里,生活着一种名为“峇务鱼”(Ikan Bauk)的微型鱼类,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鱼之一。这种鱼全身透明,甚至连脑部的运作都能清晰可见,且它与另一种世界最小的鱼类——微鲤(Paedocypris progenetica)属于同一物种。
据网媒“我爱婆罗洲”报道,峇务鱼仅在峇丹砂隆河流域发现,鲜为人知,因此迄今没有正式的科学名称。这些小鱼之所以在当地河流中出现,与峇丹砂隆河水的特殊水质密切相关。当河水退潮时,水会呈现淡红色,称为“叶水河”,这一现象源自沼泽地区的排水,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

然而,峇务鱼的数量逐年减少,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甚至成了当地居民餐桌上的“珍品”。过去,这种鱼的价格仅为每公斤2令吉,而如今已飙升至每公斤10令吉。
目前,依然在捕捞峇务鱼的活跃渔民仅有三人,其中一位是75岁的老渔夫蓬杜宾阿拜。他凭借高超的捕鱼技艺,被当地人尊称为“峇务鱼王”。蓬杜透露,以前捕捉峇务鱼的工作多由妇女负责,因为当时多数男人都在外采集木材。妇女们会在劳作一天后,划着独木舟到河边捕捞峇务鱼,然后将其带回家烹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妇女们不再继续捕捉峇务鱼,蓬杜便接过了这一任务。他使用一种用蚊帐制作的细网来捕捞这种小鱼,而这种捕捞方法需要极大的耐心,因为峇务鱼只能在河边捕捉,而无法在河中钓到。
蓬杜还表示,每年雨季时,峇务鱼数量会急剧增加,在一天的4至5小时内,他可以捕获高达40公斤的峇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