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来西亚在籍留台生人数持续下降,预计2024年数据总结后,恐跌破1万人!面对这一趋势,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联合总会(留台联总)已积极动员全国校友及各州同学会,深入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展开“下乡招生”行动。同时,台湾方面也祭出一系列吸引措施,盼能挽回大马生源。
大马留台生跌幅明显 ASEAN占比仅22.5%
根据数据显示,大马留台生从2018年的13,091人逐年减少至2023年的10,097人,预计2024年恐降至1万人以下。每年新生入学人数更跌至约3,000人,且已连续三年被越南与印尼超越,失去东盟最大生源国地位,目前在东盟10国的留台生比率仅22.5%。
留台联总下乡招生 台湾推多项诱因拉拢生源
为扭转劣势,留台联总去年推出《联总搭桥,共享蓝天》计划,不再局限于大城市招生,而是将目光投向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以扩大生源基础。
台湾方面,台北驻马来西亚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与教育组也同步推出多项激励政策,包括:
✅ 产学合作学士班与侨生专班
✅ 高达11,000令吉学费补助
✅ 最高145,000令吉优秀生奖学金
✅ 更宽松的永久居留申请条件
✅ 允许外国学生合法打工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吸引更多大马优秀学生赴台深造。
留台生人数暴跌 官员:不能再降了!
对于大马留台生人数逐年下滑,留台联总总会长彭庆和与台北驻马经济文化办事处侨务组组长杨修玮接受本地媒体《星洲日报》访问时坦言:“我们不敢说能提升留台生人数,但至少不能再下降了!”
杨修玮指出,过去几年数据已显现出留台生人数逐年递减,自2021年起,大马已不再是东盟最大生源国。2023年数据如下:
国家 | 学位生 | 非学位生 | 总数 |
---|---|---|---|
🇻🇳 越南 | 18,930 | 8,561 | 27,491 |
🇮🇩 印尼 | 10,100 | 6,625 | 16,725 |
🇲🇾 大马 | 10,097 | 360 | 10,457 |
越南和印尼的留台生不仅在学位生人数上超越大马,其非学位生(如华语中心就读)的人数也显著高于大马,可见他们对台湾的语言学习资源更为重视。
六大因素导致留台生减少
彭庆和分析,在籍留台生减少的主要因素包括:
1️⃣ 少子化趋势——大马华裔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整体升学人数减少。
2️⃣ 国内大学竞争激烈——本地大专院校不断增加,入学选择更多。
3️⃣ 招生时间落差——本地大专最快3月入学,台湾则须等至9月,长达6个月等待期让学生转向其他选择。
4️⃣ 马币贬值——家长因经济考量,倾向选择本地或其他国家。
5️⃣ 中国竞争——中国大学近年大力招生,吸引部分学生转投大陆升学。
6️⃣ 海青班改革——台湾海外青年技职研习班(海青班)课程调整,导致大马生源大幅减少,2023年仅17人报读。
疫情影响及就业考量成关键
杨修玮进一步指出,除了经济因素,家长对孩子安全的担忧 也是关键。新冠疫情后,不少家长对孩子独自出国感到不安,导致更多学生选择本地升学。此外,越南与印尼学生倾向选择台湾,是因为能在当地实习、工作,并将收入寄回家乡,而大马生较少有此需求。
大马留台生未来何去何从?
对于外界关注的台湾学位认证问题,彭庆和认为,这并非影响大马生源的主要因素,因为大多数马来西亚华裔并不倾向进入政府单位工作。
尽管面对多重挑战,他仍认为台湾在科技、资讯工艺(IT)及人工智能(AI)领域具竞争力,这些新兴科系在近年仍吸引不少大马生就读。他也呼吁政府、高校及校友会通力合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避免大马留台生人数继续下滑。
大马留台生人数(2018-2024)
年份 | 学生人数 |
---|---|
2018 | 13,091 |
2019 | 12,415 |
2020 | 11,601 |
2021 | 11,307 |
2022 | 10,924 |
2023 | 10,097 |
2024 | 待公布(预计跌破1万) |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