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中国的AI公司“深度求索”推出的大模型DeepSeek迅速成为热议话题。作为一款开源且免费的人工智能模型,尽管DeepSeek尚未实现盈利,但中国已有商家借此机会开展盈利模式,打出“如何用DeepSeek赚到100万”的宣传口号。多个AI生成课程宣称能够让学员一夜暴富,然而,国内专家对此表示担忧,认为AI培训行业存在混乱且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并且人工智能可能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亟需加强法规治理。

据《澎湃新闻》报道,曾广受关注的“AI卖课第一人”李一舟在6日的直播中提到了DeepSeek,称其背后有着众多创业机会,并强调“这个我就不方便多说了,非常值得大家去学习和使用”。

许多社交平台和电商网站也借此机会通过DeepSeek赚取利润。例如,一些商家在淘宝、闲鱼等平台上出售“本地部署”教程,价格从0.01元至10万元人民币不等,宣称教人通过DeepSeek一夜暴富。此外,“知识星球”上的多个社群也在分享DeepSeek相关课程,会员费从50元到200元不等,某热门DeepSeek社区的会员费达61元,总会员数超过3600人,仅靠会员费收入就超过18万元。

由于DeepSeek是开源的,一些商家在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本应免费下载安装的DeepSeek软件,通过“信息差”牟利。数据显示,在过去七天内,涉及DeepSeek的内容作品在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上的总量已超过105万条,日均作品数超过15万条。

对于这些利用DeepSeek赚钱的行为,DeepSeek官方于6日发布声明,强调除官方用户交流微信群外,其他声称与DeepSeek官方群组有关的收费行为均为假冒。

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指出,当前AI培训行业存在质量不均、夸大培训效果和收取暴利费用的情况。一些机构缺乏资质,利用信息差从中获利。他还提到,人工智能训练数据可能涉及侵犯版权、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风险,生成的作品可能导致侵权问题。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个人在使用AI生成作品时可能难以主张自身权益,同时也难以明确责任主体。

翟巍建议,应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范DeepSeek培训行业,保障AI培训行业的健康发展。

上一则新闻一家三口遇严重塞车 爸爸下车尿尿“却不见了”
下一侧新闻大马男被骗去当猪仔 靠吃老鼠肉甚至破戒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