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对人类大脑在临终前的变化充满好奇。近年来,一项研究首次成功记录人类死前的脑部活动,证实临终时大脑可能会重现过往记忆,即俗称的“人生跑马灯”现象。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传统对死亡的认知,也可能影响器官捐赠等医学领域的研究。
大脑在死亡前仍然活跃
据《每日邮报》报道,这项研究由美国路易维尔大学的泽马尔博士领导,早在2022年已发表在《衰老神经科学前沿》期刊。研究对象是一名87岁的加拿大癫痫患者,在接受脑电图(EEG)监测时突发心脏骤停,医生意外记录下其死亡前后900秒的脑部活动。
研究团队分析发现,在心跳停止前后30秒,患者脑内与记忆检索相关的脑电波仍然活跃,同时负责高阶认知的伽玛频率脑波出现强烈波动。
“人生跑马灯”可能与神经机制有关
这项研究为临终大脑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第一手证据,也与曾经历濒死体验的人所描述的“死前回忆人生片段”的现象高度吻合。
科学家推测,这种现象可能源于大脑的生物机制,目前有两种主要理论:
- 缺氧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 ——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神经元可能出现异常活动,使过去的记忆片段浮现。
- 杏仁核在死亡威胁下启动 —— 负责情绪与记忆处理的杏仁核在面对生死关头时,会释放大量储存的记忆。
尽管科学家尚未完全确认是哪种机制导致“人生跑马灯”,但这项研究已证实该现象确实存在,为探索人类意识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