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通货膨胀持续推高生活成本,外出用餐的开销变得越来越高,许多消费者正悄然改变饮食习惯,开始倾向在家自煮。美国大型零售商好市多(Costco)近期发布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便揭示了这一趋势:蔬果和肉类的销售量显著增长,这意味着许多美国人正在减少外食,转向自家厨房。
经济压力下,全球掀起“自煮风潮”
好市多财务长米勒奇普在财报会议中指出,从食品类商品的销售增长来看,美国消费者的饮食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通膨压力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日常开销,而伙食费往往是家庭支出中最容易调整的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己下厨,以节省成本。
事实上,在许多西方国家,外食已是普遍生活方式。笔者曾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发现当地人较倾向外食,尤其是年轻人早早独立生活,家中人口较少,因此常常选择外卖或直接在餐厅用餐。然而,当连以外食文化闻名的美国人都开始“回归厨房”,便足以说明当前经济环境的挑战性。
消费观念转变:从奢华到精打细算
经济压力不仅影响西方国家,在马来西亚,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变化。刚过去的农历新年,许多商家反映,年饼销量不如往年,酒楼生意也出现明显下滑。这并非因传统习俗减少,而是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逐渐趋向理性。
生活成本上升,许多家庭开始严格规划预算,而外食往往是最先被缩减的开支之一。以一个四口之家为例,如果每天三餐都在外解决,即便选择最经济的摊贩,每个月的伙食费也轻易突破数千令吉。如今,餐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经营成本增加影响,餐点价格自然水涨船高,许多人因此选择减少堂食,改为在家开伙。
在家煮饭,不只是省钱的选择
外食价格高昂,而在家煮饭不仅能省钱,也能兼顾健康与饮食品质。对于双薪家庭来说,许多人可能觉得下班回家后再做饭太累、太麻烦,但实际上,现在市场上有很多预处理食材包,只需简单加热或调味即可端上餐桌,大大缩短了烹饪时间。
此外,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家常菜,如:
✔ 炒饭、炒面 —— 方便又能充分利用剩饭剩菜,不浪费食材。
✔ 意大利面 —— 只需煮面、加酱料,即可快速完成。
✔ 炖汤搭配白饭 —— 营养均衡,适合忙碌的上班族。
在家煮饭的另一大优势是饮食健康可控。自己下厨能避免高油、高钠、高糖的食物,长期来看,还能减少因不健康饮食导致的医疗支出。从这个角度来看,减少外食不仅是经济上的选择,也是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通膨时代的理财策略:从厨房开始
面对2025年可能更为严峻的经济挑战,我们应重新审视消费模式,把在家煮饭视为长期理财策略的一部分。这不仅能帮助家庭减少不必要的开销,还能带来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同时提升生活品质。
在通膨时代,精明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减少外食,不只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不妨从今天开始,尝试多在家做饭,让厨房成为你的财富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