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技术,成功培育出由两只雄性小鼠繁殖的实验鼠,并存活至成年,标志着哺乳动物基因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Cell Stem Cell》。
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对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约200个“印记基因”进行修改。印记基因只会从父本或母本一方表达,而另一方则处于“沉默”状态。研究人员调整了其中20个基因,并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双父小鼠”。
实验共培育了1081个胚胎,其中12%存活至出生,远低于正常水平。最终诞生的84只雄性与50只雌性小鼠中,超过一半未能存活至成年,而幸存个体也普遍存在发育缺陷、寿命缩短且不育的情况。
中山大学教授骆观正指出,双父小鼠普遍存在颅面畸形,且喂食困难。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家李治琨表示,该技术可提升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为濒危物种提供单性繁殖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