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备妥药物有助于应对突发状况,药师特别整理了备药要点,帮助民众自我调理。
慢性病患者:用药稳定最重要
台北市药师公会理事长张文静提醒,慢性病患者必须确保药物充足。春节期间医院停诊,部分药局也休息,因此慢性病患者可提前10天领取药物,以确保不中断治疗。
有些长辈迷信「大年初一不吃药,否则整年都得吃药」,但这种错误观念可能危及健康。慢性病如高血压、肾功能异常等需要持续控制,切勿因节日习俗而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家庭常备药物:针对肠胃不适与消化问题
春节期间饮食丰富,容易引发肠胃不适,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建议准备以下药物:
- 消化酵素:缓解吃太饱、胀气问题
- 软便剂:预防便秘
- 止泻药:应对腹泻
对于年长者而言,冬天水分摄取减少,容易导致肠道干涩、便秘,尤其高血压患者若用力排便,可能引发血压升高。建议多喝温水,避免因便秘诱发健康问题。
应对节日饮酒与感冒风险
春节期间饮酒增多,柑橘类水果摄取也较多,部分人可能出现胃痛或胃食道逆流,可备妥相关胃药。此外,春节时天气寒冷,早晚温差大,建议常备以下药物:
- 感冒药
- 过敏药
长者保暖须知:避免清晨外出运动
张文静提醒,春节时气温变化大,长辈清晨外出运动易因寒冷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增加中风风险。建议上午先在家活动,待气温回升后再出门,以确保安全。
春节期间备妥药品、调整作息,才能过个平安健康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