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贩卖中获救的受害人揭发,一些银行可能以每份客户资料50至100人民币(约30至60令吉)的价格售予诈骗集团,协助后者精准锁定诈骗目标。

银行资料成为诈骗工具
根据大马国际人道主义组织(MHO)救援代表阿兹鲁沙菲益的说法,诈骗集团通过购买银行客户的电话号码及财务状况,轻松锁定潜在受害者,尤其是那些具备经济能力的群体。阿兹鲁是在今天陪同两名获救人口贩卖受害人回国时,向媒体透露此事。

受害者的经历:工作陷阱变噩梦
其中一名受害人依兰(22岁,来自柔佛州)表示,他和同乡好友丹尼尔(24岁)去年11月通过面子书找到一份在泰国清莱当司机的工作,月薪高达5000令吉。然而,他们抵达后却被带往寮国,护照也被没收,迫使他们在诈骗集团中“工作”。

依兰说,诈骗集团要求他们针对50岁以上的巫裔男性展开“爱情诈骗”。
“这个年龄层的男性很容易陷入虚拟爱情骗局,最终愿意交出辛苦赚来的血汗钱。”

两人在诈骗集团工作了一周后,成功逃脱并联系MHO寻求援助。在等待办理回国手续期间,他们获得槟城慈爱善堂创办人释云德法师的帮助,提供住宿和伙食支持,终于在今天顺利回国,与家人团聚。

救援路上的阻碍:索债威胁
阿兹鲁沙菲益也分享了救援过程中的挑战。他们在寮国时,曾遭一名经营餐饮业的中国籍男子拦截,要求支付先前一名获救者欠下的餐费与香烟钱,总额高达人民币2万5000元(约1万5000令吉)。

“诈骗集团原本打算每名受害人索要3万人民币(约1万8000令吉)作为释放费用,但我拒绝了所有要求,更不可能为旧账埋单。”

更多受害人等待救援
阿兹鲁透露,此次获救的受害人共有7人,但因签证问题,另有5人暂时无法回国,预计要等到农历新年后一周才能返回马来西亚。这5名受害人包括4男1女,年龄均在20岁左右,分别来自雪兰莪、彭亨和柔佛。

反人口贩卖与诈骗的持续斗争
这起事件凸显了诈骗集团利用银行数据精准行骗的手段,同时也揭示了人口贩卖的残酷现实。阿兹鲁呼吁政府与相关机构加强打击跨境人口贩卖和诈骗活动,并为受害者提供更多援助和保护。

上一则新闻春节大餐 熬夜打牌当心健康警报
下一侧新闻女子家门前殴打女儿 视频引发公众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