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通过空气、水和食物,无意间摄入大量微小的废弃塑胶颗粒。这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塑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正受到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最新研究表明,微塑胶可能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包括结肠癌、肺癌和摄护腺癌。

微塑胶如何危害人体健康?

根据《Dailymail》报道,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学家近日在《ACS Publicat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指出微塑胶可能对人体的生殖、消化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研究显示,这些尺寸仅为十亿分之一公分的塑胶颗粒可深入人体器官,破坏肠道保护屏障,诱发慢性炎症并增加癌症风险。

研究进一步揭示,微塑胶颗粒不仅会杀死肠道细胞,还可能削弱肠道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结肠肿瘤的生长。此外,微塑胶附着的有害化学物质(如塑化剂)可能通过血液扩散至身体各个器官,损害DNA,进一步提升癌症发生的几率。

癌症关联:多项研究支持警示

  • 结肠与肺癌:上述加州大学的研究表明,微塑胶可能破坏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健康,为肿瘤生长创造环境。
  • 摄护腺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项研究在摄护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发现了多种塑胶成分,包括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这些物质的来源可能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有关。
  • 膀胱癌:澳大利亚邦德大学的研究指出,在膀胱癌患者的尿道组织中也检测到了高比例微塑胶,进一步证实其可能导致细胞损伤和癌变。

微塑胶摄入量:触目惊心的数据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项研究显示,普通人每周平均摄入约5克微塑胶,相当于一张信用卡的重量,每年累计可达260克。这些塑胶颗粒通过饮用水、食物以及空气进入人体后,可随血液扩散到不同器官,长期积累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日常生活中潜藏的微塑胶危机

家庭常用的塑胶制品也被认为是微塑胶的重要来源。例如,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发现,黑色塑胶厨具在加热过程中可能释放出超过5000颗微塑胶颗粒至食物中。这些塑胶制品中可能含有来自电子废料的有毒化学物质,如阻燃剂、铅和汞。

如何减少微塑胶的危害?

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微塑胶对健康的威胁:

  1.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胶容器,优先选择玻璃或不锈钢制品。
  2. 避免将塑胶容器放入微波炉加热或用作高温储存容器。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定期清洁,减少吸入空气中的微塑胶颗粒。
  4. 优先选用经过环保认证的厨具和生活用品。

尽管微塑胶的危害尚需进一步研究,但现有证据已足够引发警惕。专家呼吁,公众应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减少塑胶使用,共同为健康和环境保护努力。

上一则新闻男星商务舱低调自拍 休闲打扮无人认出
下一侧新闻宅男女神大银幕崭露头角 挑战林明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