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逐极低概率的“亿万富翁”梦想时,你愿意花费多少去冒险争取那微乎其微的希望?
最近引发全国热议的多多六合彩(6/58)大奖,正是我们说的这种低概率中奖的典型例子。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报道显示,各地的投注站前排起了长队,甚至出现了因争抢而引发的冲突。就连槟城一位八旬老人也不惜投入超过5万令吉,希望能带走超过1亿令吉的累积奖金。虽然这位老人是否最终能够中奖不得而知,但希望他的生活不至于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当然,尽管上周六晚有幸运儿获得了丰厚的奖金,成为新晋富豪,但更多人却依然只能带着失落回归现实生活。就像中国“拼多多”的砍价活动,明明差一点就能成行,但总是差那一刀,大马的“好运多多”也是这样,始终没有走到最后一步。生活终究会回到日常,梦境也会结束。
我身边没有听说过因为中奖而一夜暴富的案例,但据报道,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做过调查,发现过去20年间,欧美很多头奖得主在短短5年内,由于挥霍过度或其他原因,反而陷入了贫困。希望那些幸运的获奖者能够理智地规划和管理这笔巨款。
赌博,显然不是一个值得推崇的行为,但像这类历史性累积奖金的六合彩,确实成了社交热点。上周,我参与了不少新年聚会,席间有不少人讨论六合彩的胜算,有的从数学的角度分析,有的则是开玩笑式地畅想“如果我中了大奖”。这种讨论虽然带有玩笑性质,却常常引发共鸣。
在这次彩票热潮之前,华裔社区曾因霸王茶姬的7周年撕杯活动而排起了长队。尽管活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其受到批评,但依然可以看出,“用小钱赢大奖”的概念,的确激发了不少人的消费欲望。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彩票的中奖概率极低,大额彩票依然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甚至一些平时不买彩票的人也可能因“试试运气”而参与其中。这种现象不仅在马来西亚出现,全球如美国和中国等地也有类似的潮流。尤其是在经济困境时,民众往往更倾向于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一线希望,试图借此扭转命运。因此,心理学和经济学界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著名的社会科学著作《运气的诱饵——拉斯维加斯的赌博设计与失控的机器人生》探讨了赌场如何精准掌握赌徒心理,以及赌徒如何因赌博而产生上瘾。书中的“赌博成瘾”案例提醒我们,面对困境时,一些人可能通过赌博来逃避孤独、逃避现实,甚至忽略自己需要解决的麻烦。
尽管常言道“小赌怡情”,但能否在适度娱乐中自我控制,避免深陷其中,才是关键。千万不要让自己陷入赌博的漩涡,一旦上瘾,可能就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