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深邃且广博,任何人都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复杂内涵。《道德经》、《论语》和《大学》等经典中,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解读,它们的道理并非完全相互契合。老子提倡“自然”,孔子强调“仁、礼、中庸”,孟子则重视“法”。今天,字词如“礼”有着五花八门的诠释。
现代中国,经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放弃了盲目遵循孔孟之道中的某些极端观念,如重男轻女等偏激思维,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秩序也逐渐变得模糊。台湾、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大中华地区,继承的是闽南、粤南等地的文化,与中国北方的文化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传承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从小开始,华小教育就将“孝顺”作为重点内容,不仅在道德课中提及,华文课和课外活动也常常倡导孝顺。许多人都听过《二十四孝》或《三十六孝》的故事,如卧冰求鱼、百里负米、埋儿奉母等,我们也常被教导“百善孝为先”。然而,在英文和马来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孝顺”一词的词汇。英文中的“filial piety”接近,而马来语中的“taat dan sayang kepada ibu bapa”也能表达类似含义。但“filial piety”更多地与孔子《论语》中的孝顺相关,西方国家通常不会将其视为一种文化,而只是用来描述中华文化中的孝道。
古代,读书人是少数,农民是主流,二者在哲学理论的理解上有很大差异。如今,我们的教育水平远远超过我们的农民祖辈,因此解读中华哲学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农民思维。
在处理离婚案件时,笔者常常首先进行调解,尤其是当涉及未成年孩子的抚养权时,我会遵循法律程序,并咨询孩子的意见。很多时候,父母会以“孝顺”的名义强迫孩子做出选择,让孩子跟随其中一方,而这些道德绑架往往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曾有一个中学生私下联系我,表示不想跟随离异的父母,而是宁愿独自生活。她的父母用“孝顺”强迫她做出选择,并用“不孝”来威胁她。这种做法不仅让孩子陷入矛盾,也明显不合适。
现代社会讲求“选择责任”。父母选择生育孩子,法律要求他们负有责任,直到孩子成年。相比之下,传统农民的理解是,孩子必须无条件地对父母孝顺,不服从则被视为不孝,甚至被批评为“不忠”。这种观念往往束缚了个人的自由与经济发展,尤其是在当代社会,许多中产阶级的子女,面临每月支付父母抚养费,却发现年迈的父母将这笔钱用来照顾无所事事的兄弟姐妹,这种做法非常不公平。
在古代哲学中,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也同样被强调。孔子曾说,“养不教,父之过”,并且指出父母爱子,必须为孩子的未来着想。传统的哲学思想并不单纯要求孩子孝顺,父母同样负有照顾和教养的责任。
笔者处理过许多刑事案件,其中一些罪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责任来源,要求孩子支付律师费、探监费用等,甚至以“孝顺”来绑架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并未尽到抚养责任,反而让孩子承担起成年后应由父母承担的责任。如何做到“孝顺”?这显然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
“母慈子孝”是指双方的互相尊重与关爱。相比许多朋友和委托人,笔者很幸运来自一个完整且和谐的家庭,父母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充实的支持。对于他们的孝顺,笔者和兄弟姐妹是出于内心的感激,而非文化和道德的压迫。
在当代社会,孝顺的定义应该更加灵活。它不应仅仅以传统的农民思维来解释,而应视为孩子在拥有选择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赢得的尊重和感激。若父母未能尽到责任,未能照顾孩子,孩子的孝顺对象可能并非亲生父母,而是那些在成长过程中提供养育和支持的养父母或其他照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