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青团团长阿克玛因“清真”火腿起司三文治问题,再次对KK连锁便利店发起批评。随着马来西亚伊斯兰发展局(JAKIM)证实该款三文治未获清真认证,不同政党人士及非政府组织相继介入,引发一场舆论风波。
阅读各语种媒体与社交平台留言后不难发现,语言和文化隔阂依然是马来西亚社会实现多元包容的主要障碍。实际上,“ham”一词在十多年前已引起争议,“bacon”亦曾成为讨论焦点。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ham”意指经过腌制(用盐或烟熏)的猪腿肉;而“bacon”则指腌制或烟熏的猪背肉或猪侧肉。《牛津三语大词典》(第二版)中亦有类似定义,明确两者均原指猪肉制品。
然而,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多元化,这些原本明确指向猪肉的词汇逐渐被延伸至其他肉类制品,例如“beef bacon”(牛肉培根)和“chicken ham”(鸡肉火腿)。尽管这些词汇的延展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但它们也因容易引发误解而备受争议。
在多元宗教社会的马来西亚,食品名称与清真认证之间的矛盾尤其显著。一些品牌为避免争议,改用诸如“beef sliced”(牛肉片)、“chicken sliced”(鸡肉片)或“beef jerky”(牛肉干)等中性词汇。然而,这类取名策略未必总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常因消费者的文化和语言背景差异而成为讨论热点。
这种语言与文化的碰撞并非新鲜事。例如“肉骨茶”(bak kut teh),尽管传统上是以猪肉为主,但如今已经出现以鸡肉或牛骨熬煮的“清真版”肉骨茶,成功吸引了穆斯林消费者。类似的“文化借用”现象,不仅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缩影,更是语言与文化交融与再创造的体现。
文化借用与市场需求的平衡
通过“beef bacon”、“chicken ham”以及“清真版肉骨茶”等实例可以看出,食品名称虽借用了传统猪肉食品的名义,却通过改变食材和制作工艺在不违背宗教信仰的情况下满足了多元市场需求,同时也开拓了新的消费群体。然而,这种语言的延展性在马来西亚境内能被接受,放诸国际市场时,或许就不再符合清真食品的严格定义,成为新的争议点。
语言与文化的交汇挑战
每一次食品名称引发的争议,实质上是语言、文化和信仰之间的一次碰撞。这不仅挑战了公众对语言与文化的认知,也反映了马来西亚社会在多元共存中包容与误解的复杂矛盾。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推动的语言延展与文化借用,另一方面是信仰与传统的坚守。
展望未来
在一个多元宗教与文化共存的社会,如何平衡文化尊重与市场创新,是马来西亚长期以来的课题。或许,要真正实现包容与和谐,需要从教育、政策和社会对话层面入手,提升公众对语言与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同时寻求更具包容性的解决方案。这不仅是解决食品名称争议的关键,也是巩固马来西亚多元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