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一位台湾朋友不幸遭遇了Whatsapp账号被骇事件。骗子通过入侵她的聊天记录,获取了她与朋友之间的昵称和沟通语气,以“需要更换马币”为借口,开始发送诈骗信息。
当台湾朋友得知自己手机被入侵后,立刻联系我,希望我能提醒其他朋友。在我们通话时,另一位共同的朋友打来电话,我意识到他也许也收到了这些诈骗讯息。
我从未料到第一个“中招”的竟是他。
因为过度信任,他甚至误以为她在马来西亚期间遇到了困难,没有进一步核实,便匆忙给骗子汇款,直到骗子要求更多马币时,受害朋友才意识到事情不对。此时,他不断打电话请求通话,但骗子自然不敢接听。
当这位朋友描述自己被骗的经过时,我感到震惊,难以置信。甚至他自己也自嘲,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受害者,因为他一向是一个非常冷静和善于分析的人。
事情发生后,受害朋友甚至不敢接听来自台湾朋友的电话。他需要确认来电和信息内容的确来自台湾的朋友,才能放心接听。因为现在科技发达,连声音都可以被模拟,他表示自己无法分辨打电话的人到底是谁。
事后,我问他如果以后朋友再有类似求助的情况,他还会毫不犹豫地帮忙吗?他犹豫了片刻,坦言或许需要再三核实。是的,诈骗集团的阴谋使得朋友间的信任被严重动摇。
以往我们听到的诈骗案件,受害者往往会被批评是贪婪或过于轻信,尤其是在“爱情包裹”类型的骗局中,受害者往往被视作“爱情傻瓜”。其实,诈骗集团的手段正是精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与情感。
爱情包裹中的受骗者,由于情感的寂寞,误以为找到了真爱,甚至全身心投入其中,不惜一切代价,直至被骗得倾家荡产,甚至有些人不敢面对自己被骗的事实,难以相信自己的痴心错付。
贪婪与欲望,其实源自于我们理性中的非理性思维。如果有机会,谁不想一夜暴富?因为我们不甘心平凡,却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他人操控的“猎物”。
在朋友被骗之后,我看到的更多是他曾经的信任被动摇。虽然我尽力安慰他,告诉他为人仗义并没有错,防不胜防的诈骗真的令人难以防备,远在台湾的朋友也非常感动于他的仗义,但同时她也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冷静应对、理性分析是我们常听到的防诈骗建议,但责怪受害者是最不可取的行为。当听说有人受骗时,如果无法给出温暖的安慰,至少请不要落井下石,认为受害者自作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