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诉庭三名法官以二比一的投票结果批准前首相纳吉的上诉申请的第六天,首相安华终于公开承认,特赦令附录的信函已经由总检察长递交给了新任国家元首。这一表态终于解开了近一年内,政府部长和律师为何对特赦令附录的存在保持沉默或回避的谜团。同时,安华的承认也意味着政府知晓附录的存在,但在此前并未选择公开这项信息。

回顾去年,在时任国家元首卸任前的最后一天,特赦局召开了审议纳吉特赦申请的会议。四天后,政府宣布纳吉将减刑一半。两个月后,纳吉的律师声明,特赦附录中包括让他居家服刑的条款。尽管安华确认了特赦附录的存在,但仍有一系列关键问题亟待解答,例如特赦局是否讨论了居家服刑,居家服刑是否是特赦局的建议或元首的决定,元首依据总检察长的建议作出的决定如何,特赦附录的签署日期,是否符合宪法程序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的诚信和公信力。

安华政府的诚信问题因此被进一步放大。在确认特赦附录存在后,巫统及纳吉的支持者对政府的信任更加动摇;而希盟支持者则疑问,为什么纳吉的特赦申请得到了优先处理。毕竟,三个法庭的法官一致判定纳吉在SRC案件中的罪行,而他在一马公司案件中的辩护表现也未能赢得公众信任。如果仅仅因为纳吉是“前国家领导人”和“有功于国”,就为其特赦申请开绿灯,公众如何能信服?

如果整个审议过程清晰透明,政府应主动公开纳吉特赦申请的相关细节。无论是早期的希盟1.0政府,还是现任的联合政府,希盟领导人一直强调政府施政的透明度。比如,安华毫不隐瞒独中拨款的问题,大方公开,不惧右翼党团的攻击,积极宣传;而国盟政府却在发放独中拨款时表现得神秘兮兮,给人留下了“见光死”的印象。

然而,首相署直辖区部长则表示,特赦局的会议记录属于机密,不宜公开。正是由于这一不透明的审议过程,公众对纳吉特赦案件的公平性产生了疑虑,各种阴谋论也因此流传开来。

如果安华政府在一开始就公开特赦附录的存在,或者主动向法院寻求解释,而不是等到信息被揭露才作回应,情况是否会更加理顺?

在面对诚信质疑之际,安华政府若想平息争议,必须公开相关审议信息,向公众证明其施政透明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民众对政府和司法体系的信任,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和政治纷争进一步加剧。这场风波可能是政治动荡的开端,若安华政府选择坦诚与透明,不仅能有效回应纳吉特赦案件,还能展示其对透明施政理念的坚定承诺。

上一则新闻“蛇来派财”了?2323组合竟开两边头奖
下一侧新闻Laksa摊贩拾金不昧 亲自物归原主令失主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