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与友人聊到,当下科技的快速发展已让传统抢劫模式变得不合时宜。如今,高精度、高密度的监控镜头无处不在,团伙持枪抢劫早已成为高风险低回报的过时做法。即使犯罪分子能短暂逃离现场,也难逃监控设备的“天罗地网”,被捕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能“发大财”的违法行为,已转向依靠知识经济的犯罪模式。例如金融诈骗,过去一年我国因诈骗案损失高达540亿令吉。诈骗分子不仅对目标受害者了如指掌,还能运用专业术语、技术手段,甚至引入人工智能工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骗得数万乃至数百万令吉。

这种作案方式完全跳脱传统犯罪形式,受害者从未与犯罪分子见面,所有沟通都依赖网络电话和境外账户。更有甚者,有的受害者事后甚至不觉得自己是被骗,而认为只是运气不好。这种“隐形犯罪”手法,不仅减少了暴露风险,还大大增加了执法单位跨境侦查的难度。

巧合的是,才聊完这些没几天,吉隆坡某商场就发生了一起金店抢劫案。持枪和锤子的匪徒尽管开枪并成功砸破了展示柜,却因被玻璃割伤,不仅未抢到任何金饰,还狼狈逃窜,最终成了媒体笔下的“笨匪”。

显然,电影中那些充满戏剧性的银行抢劫、金店盗窃早已是过去式。至于入室盗窃或街头攫夺,在如今网络银行、手机电子钱包普及的情况下,携带现金的民众已大幅减少,这类犯罪已沦为高风险低回报的“行业”。如果有人还梦想模仿影视作品中那些“贼王”的发财模式,恐怕只能成为执法单位的业绩“贡献者”。

几十年来,科技和信息工具的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知识经济的影响无处不在。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非法活动,如今都需要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也再次印证了知识经济的强大潜力。

未来的社会趋势很明确:不懂得知识的应用,不掌握科技工具与人工智能的人,注定被甩在时代的尾巴上。他们将沦为社会最底层,只能从事低薪、随时可能被他人或机器取代的工作。当这些人发现自己在社会中毫无立足之地,想铤而走险“大干一场”时,却会发现连犯罪都因为科技的约束而无从下手。绕了一圈,依旧走投无路。

所以,结论很简单:如果不学习、不掌握知识和科技的应用能力,即使想走偏门,也只会沦为社会眼中的笑柄,成为人人嘲笑的“笨匪”。

上一则新闻妳在哪里?19岁华裔女失踪
下一侧新闻保障机制早已获建国先贤认可 东马必须占三分一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