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鸡扒常被视为西餐,但它实际上是一道独具马来西亚特色的本地美食,其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由移居大马的海南人所创。
起源:海南人引入的“西式料理”
根据《Says》的报道,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批华人移居东南亚寻找发展机会。福建人、广东人和潮州人早已在马来亚扎根,掌控贸易、农业及采矿等高收益行业,而海南人则凭借酒店与餐饮业闯出一片天地。
许多海南人进入酒店、餐厅及面包店工作,担任厨师或员工,也有一些为富裕的欧洲人和本地土生华人家庭充当家佣。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熟练掌握了西式烹饪技艺,并将其与本地口味巧妙融合。
融合创新:经济萧条中的新机会
二战后,经济萧条使得租金大幅下降,海南人抓住这一机会,开设咖啡店和餐饮业务。凭借从英国雇主那里学到的烹饪风格,他们创造了许多独具本地特色的西式融合料理,包括:
- 鸡扒:搭配棕色酱汁、青豆和薯条的经典菜肴。
- 烤面包:涂上牛油和传统海南风味的椰子酱(即加央)。
- 海南咖啡:以炼乳调味的浓香咖啡。
这些美食迅速受到大众喜爱,成为大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鸡扒:从经典到现代创新
自那时起,鸡扒逐渐出现在马来西亚的各类餐馆与咖啡馆中,成为家喻户晓的菜肴。尽管最初是由海南籍厨师创造,如今许多本地餐厅和咖啡馆对这道经典菜进行了各种创新和改良:
- 风味变化:从传统棕色酱汁到辣味酱、奶油酱等多种选择。
- 搭配升级:加入蘑菇、马铃薯泥、沙拉等现代配菜。
- 国际融合:部分餐厅甚至融入日韩或泰式元素,赋予鸡扒新的风貌。
独特的“大马味”
鸡扒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大马多元文化的象征。它将西式料理与本地口味相结合,展现了早期移民与本地社会互动的烙印,同时也反映了大马人对饮食创新与适应的独特精神。
无论是在传统海南咖啡店,还是在现代餐厅,鸡扒始终是一个经典的选择,它见证了马来西亚饮食文化的发展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