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法日新月异,大马一名七旬华裔老妇人因在网上购买便宜年货而上当受骗。诈骗分子通过视频通话悄悄录下她的面部影像,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入侵她的电子钱包,成功从绑定的信用卡中充值3000令吉,并在短短5分钟内转走920令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虽然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但同时也给诈骗集团提供了新的机会,尤其是利用音频和视频进行诈骗的手段。这个“年货变年祸”的案例让人不禁对视频通话和音频电话产生警惕。
原本只是想购买便宜年货的老妇,却没想到掉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诈骗团伙真是狡猾至极,连视频通话也能用来“偷脸”,这无疑是“科技犯罪”的新高度。
因此,老年人上网时要格外小心。在如今这个时代,便宜的东西往往暗藏风险,遇到所谓的“天上掉馅饼”,一定要保持警觉。
这一案例堪称“网络诈骗2.0”的典型,尤其是当诈骗手段不断升级,连脸部信息都能成为提款工具。我们以为只要不点击可疑链接就能高枕无忧,然而,骗子们早已在视频通话和人脸识别等新技术上设下了圈套。
本应增加便利的人脸识别技术,却成了漏洞百出的“高风险”工具。为了防止上当受骗,不要随便接陌生人的视频通话,尤其是对方要求面对镜头时,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所图谋。
此外,网上的低价商品往往隐藏着巨大风险。与其相信那些“白菜价”,不如选择官方平台或实体店进行购买。
诈骗分子还常利用非官方应用程序(APK)窃取用户信息。任何需要手动下载APK的操作都应提高警惕,通常这些都是骗局。
诈骗集团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作为子女,我们可能需要花时间确保家中的长辈掌握基本的防骗知识。年长者是诈骗的高危群体,定期更新他们的诈骗防范意识,并检查他们手机应用的安全性,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防止被骗,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可以考虑设置禁止陌生号码拨入手机,避免非通讯录号码发起的语音或视频通话,若遇到类似情况,立即拒接、举报并拉黑相关号码。
尽管这些措施可能带来一些不便,需要勤于将新朋友的联系方式保存至通讯录,但为了防止诈骗,这些额外的步骤是值得的。诈骗集团利用AI技术日益精密,普通民众只能通过更加小心和自我保护来应对这些新型诈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