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事件频繁发生,台湾心脏内科医师刘中平指出,尽管大多数猝死案例没有明显的前兆,但从以往的案例中,仍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征兆,包括心脏跳动不稳、胸痛或胸闷、头晕或头痛、体能下降等。此时应及时就医,以避免悲剧发生。此外,刘中平提醒,在寒冷天气中,睡前喝温水和使用除湿机有助于保暖,因湿气容易使体感温度下降,天冷时更要注意保暖和合理使用除湿设备。
刘中平表示,寒冷天气中偶有猝死事件发生,尤其一些人表面看似健康,然而体内可能存在未被察觉的健康问题,最终导致短时间内的猝死,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几分钟内,使人感到恐惧。猝死多与心脏疾病相关,常见的包括心律不整和心肌梗塞;而脑部相关的疾病,如出血性脑中风和梗塞性脑中风,也可能在几分钟内致命。此外,急性气喘发作和肺栓塞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突然猝死。
尽管大多数猝死事件缺乏明显的预警,刘中平指出,仍然可以从以往的案例中提取出一些早期征兆,包括:
- 心脏跳动不稳:可能是心律不整,导致心跳不规律,忽快忽慢。
- 胸痛、胸闷: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
- 运动时体能下降:一些猝死者在生前心脏功能已减弱,运动时容易出现疲劳,体能下降。
- 头晕、头痛:可能是脑部血液循环不良所引起,也可能与肺栓塞相关,常伴有胸闷和呼吸困难。
- 气喘加重、易咳嗽:可能是气喘控制不佳,导致气道收缩。
为何冬季猝死事件更为常见?刘中平解释,低温天气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脏需更努力地泵血,从而可能引发心律不整。低温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流,进而增加心肌梗塞、脑中风等风险。为了应对寒冷天气,刘中平提出以下五个抗寒保命的建议:
- 睡前喝温水、使用除湿机:低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湿气则会使体感温度下降,寒冷天气里需善用除湿机,并确保保暖。
- 起床时先活动手脚:早晨起床时,应先坐在床上活动手脚,穿上拖鞋再下床,避免直接踩在冷地板上,以免刺激血管收缩。
- 确保足够水分摄取:水分不足会导致血液黏稠,增加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的风险。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疲劳会激活交感神经,增加心律不整的风险。
- 适度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提高心脏的耐受力,使其更能适应温度变化。适时活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