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届大选以来,无论国内发生何种政治或经济议题,华裔选民的反应似乎总在两种情绪之间徘徊:非恐惧即愤怒。这两种负面情绪已经逐渐成为常态,华裔选民对此变得麻木,对曾经充满热情的政治活动逐渐失去兴趣。

在2018年前,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态度非常明确,非黑即白。任何涉及腐败的事件都会被归咎于纳吉,认为巫统、国阵都应为此负责,而马华则是巫统的附庸。涉及华教的问题,如不承认统考、不拨款华校、未增建华校等,都会被视为马华的过错。对于那些在政府调查中获释的政治人物,民众普遍认为这是政府操控司法。

然而,现在谈起华裔的愤怒,许多人仍然无法释怀。尽管在安华领导的希盟政府下,前首相夫人罗斯玛因涉嫌洗黑钱和逃税被指控,最终却被法院判决无罪,许多华裔对此感到失望和愤怒。更令人感到不满的是,尽管罗斯玛在众多指控下被无罪释放,华裔只能默默忍受,无法改变什么。

谈到经济问题,华裔对团结政府的批评也在逐渐加剧。许多人仍然相信,纳吉时期的腐败和一马公司丑闻几乎让国家破产,这种政治化的经济说法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几百亿的债务并不足以让国家面临破产,而整个国家庞大的经济体量远远超过这些负担。然而,从马币兑美元的汇率和外债情况来看,今天的马来西亚在经济上确实不如纳吉时代。

此外,团结政府做出的许多承诺也未能兑现。例如,油价没有下降,反而更高,导致许多华裔可能失去补贴;免费高等教育的承诺没有任何进展;税务减免的计划一再推迟,反而加税,甚至即将落实对华商影响极大的股息税和资本盈利税;尽管承诺经济公平,但土著经济特权并未改变。这些让华裔的愤怒和不满情绪不断积累。

在宗教政策方面,团结政府提出的措施,如要求伊斯兰局在各部门设立监督员,或者将以巴冲突引入校园等,似乎是为了在与国盟的较量中争取更多的伊斯兰支持。华裔对这些政策的反应更是充满了恐惧。

登嘉楼州即将迎来新的挑战——在12月末,州政府将在公共场合(如清真寺)对犯下伊刑法的罪犯执行鞭刑。登嘉楼是唯一一个完全由国盟控制的州议会,所有议员均为国盟成员。在穆斯林同胞期待伊斯兰刑法实施的同时,华裔的恐惧情绪也在不断加剧。

对于华裔来说,国盟政府以伊斯兰和马来主义治理州属,令该州的经济和发展受限,而这一点是否属实,笔者不作评价。然而,与团结政府的经济政策相比,国盟的政策让华裔感到更多的是恐惧而非愤怒。两种情绪都非常负面,但与其说愤怒占主导,不如说恐惧在主导着华裔的政治态度。无论团结政府如何失败,华裔在表达不满时,往往会被反问:“你是不是支持伊斯兰党?难道你要失去穿短裤的权利?”

尽管华裔依然支持希盟,但越来越多的华裔对政治产生了冷感。偶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泄一下情绪,但他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要求承认统考,甚至也不再批评“印尼仔”问题。人们更多地开始关心个人生活,讨论结婚、育儿,或者分享中药的推荐。政治似乎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上一则新闻夫妻双尸案 新住户:是一场噩梦
下一侧新闻与国行达成4措施 保险公司保费将分3年调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