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九零后已悄然步入三十岁的大门,我也是其中一员。母亲偶尔会在我耳边唠叨,催促我赶紧结婚生子,担心如果再拖延几年,等到孩子上中学时,我就已经老得需要孩子来照顾了。
我反驳道,现代许多年轻人都选择晚婚,甚至有些人决定不生孩子,或许我也会是其中之一。然而,母亲仍坚持说:“不管怎样,总得有一个孩子。”她的意思是,年老时要有孩子照顾,没了孩子,孤独和无依无靠的生活将是非常凄凉的。
母亲的话让我沉思了许久——的确,老无所依是让人心生惋惜的,但这就是我想要孩子的理由吗?
不久前,我观看了香港电影《破地狱》,其中有一幕男主角是个年约五十的中年人,终于和女友有了孩子,但他却极力反对生育,认为不应该让孩子来到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电影的结尾,男主角放下心中的担忧,学会了珍惜人生,暗示着顺其自然地接受孩子的到来。这个情节深深触动了我,让我开始思考孩子对我来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我觉得自己应该放宽心态,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迎接孩子的到来。毕竟,生育并非随心所欲,很多时候都得看“缘分”,即使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也不一定能迎来下一代。
当然,我希望有孩子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养儿防老”(如果孩子愿意照顾我,我当然不拒绝),更不是为了增多华人子孙(这个目标显然微不足道)。我希望如果有机会为人父母,我能教给孩子我所掌握的知识,帮助他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我很庆幸我的父亲从未过多干预我们的发展,这一点值得我深深学习。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读着读着,忍不住会心一笑。鲁迅认为,性欲驱动着人类繁衍后代,而后代的意义就在于延续生命和推动生命进化。我相信每个人对生育的想法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是因人而异的。
整篇文章充满了对“爱”的探讨。鲁迅认为,父子之间(或家长与孩子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恩情”,而应该是“爱”。他批评生育不是为了占有孩子的生命,而是要让生命得以传承和进步。既然生命的意义是不断发展的,那为何要让年长者去束缚年轻一代,要求他们为自己做出牺牲?
鲁迅主张,父母应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责任感,而非溺爱),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作为父母,首先应该理解孩子、指导孩子、并帮助孩子“解放”,让孩子能够自由成长。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遇到过一些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长。孩子们有时会向我倾诉心事,求助于我。我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守护他们的秘密。
在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双薪家庭,孩子们往往被父母交给我们教育。家长和教师是相辅相成的,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并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困境。那些不愿意理解孩子、或不愿花时间陪伴孩子的家长,应该清楚一件事——孩子终究有一天会离开你。
孩子会长大,父母也有无力管控的一天。到那时,你是否会用“恩情”来束缚孩子?如果你总是不断说“我当年如何如何对你”,这份“恩情”总有一天会变得麻木。正如鲁迅所说,我们要“解放”孩子,让他们成为独立的人。这并不是让孩子离开我们,而是鼓励他们追寻属于自己的道路。
毕竟,李宗伟的儿子未必只有打羽毛球一条路可走,不是吗?
我并不是认为鲁迅的观点完全正确,毕竟时代在变化,教育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他关于如何对待孩子的思想,放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