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肝胆科医师钱政弘表示,排便状况能够反映健康警讯,「不每天排便且排软便」的人是最危险的群体,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罹癌风险都会显著增加。其次是排「硬便」的人,需警惕心脏病的风险。
谈到排便习惯,常被问及两个问题,「每次吃完东西就想上厕所,是否有问题?」「我每隔2到3天才上一次大号,这算正常吗?」对此,他引用了一项2022年美国研究的报告来解答这些疑问。
钱政弘指出,这项研究将大便形态分为三类:软便(松软糊状)、正常(条状成型)和硬便(小颗硬块)。每天上一次厕所在排出正常大便时是最标准的状况。
最危险的群体是「不每天排便且排软便」的人,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罹癌风险都增加。另外,研究发现,「每周排4次软便,死亡率增加1.78倍,心血管疾病增加2.3倍,癌症增加2.4倍」,而「每天上一次硬便,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倍」。
研究总结出以下四点结论:
- 每天排便多次,无论是软便还是硬便,都不会增加疾病风险,不用过于担心。
- 最危险的群体是「不每天排便且排软便」的人,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和罹癌风险显著增加,其次是「排硬便」的人。
- 每天排硬便的人,应警惕心脏病的风险,如果排不出来,尽量多次排便,避免过度用力。
- 不每天排便的人,如果大便状态适中,没有太软或太硬,也不增加疾病风险。
钱政弘指出,影响排便频率或形状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饮食习惯、肠胃功能、情绪和日常活动量。如果大便偏软或偏硬,可能是肠道菌相失衡引起,这会引发各个器官的慢性炎症和免疫失调,如肠躁症、心脏病、糖尿病、肥胖、脂肪性肝炎、帕金森症、阿尔茨海默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