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美国对华政策展现了高度的连续性。这种一致性背后,是美国两党达成的共识:2020年至2030年是美中竞争的关键十年。在这十年中,美国如果不采取措施,将可能面临在技术上被中国超越、经济上对中国产生依赖、以及在南中国海或台湾海峡的军事对抗中失利的风险。
特朗普在其团队中选用了一批对华鹰派人物,包括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国务卿鲁比奥,以及联合国大使斯蒂芬·尼克。这些人的对华立场与美国两党对中国的共同态度高度一致,即需要在战略竞争中占据优势。如今,特朗普政府执政关键的前半程已经过去,接下来的五年成为决定未来的关键。
尽管特朗普团队大概率会延续拜登时期的对华遏制政策,但其执行方式可能更加激进。然而,有两个可能影响政策走向的变量值得关注:其一是特朗普个人的交易主义特质,他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变;其二是特斯拉创办人马斯克对特朗普的潜在影响。作为特斯拉的重要市场和制造基地,中国政府对马斯克的支持,或将成为特朗普调整对华政策的杠杆。
那么,美国究竟在害怕中国的哪些方面?为何两党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如此一致?
军事力量的崛起
美国发现,中国在军工产业上的进展已经接近甚至超越自己。例如,美国的弹药储备无法支撑长时间的战争,其造船能力也远逊于中国,仅一个较大的中国船厂就能匹敌美国全国造船业的产能。此外,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如“东风-26”和“东风-41”,被认为对美军驻外基地和舰队构成重大威胁。模拟演练显示,这些导弹能对美国驻日本基地实施毁灭性打击,并严重削弱美军的海上力量。
中国的海军舰艇数量已超越美国,并且超过德国、印度、英国和西班牙舰艇总数的总和。未来,中国还计划推出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6型,以及洲际隐形轰炸机轰-20。这些军事进展不仅在技术上缩小了与美俄的差距,还为中国提供了区域内强有力的威慑力。
科技与经济创新
除了军事,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超过30%,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迅速崛起。这种创新能力让美国感到压力,认为仅靠关税措施难以遏制中国的经济竞争力。因此,美国开始推行更为积极的工业政策,旨在重振本国制造业,并推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
人口与经济规模的挑战
中国拥有是美国四倍的人口规模,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和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规模优势迫使美国重新审视自己的竞争策略。为了弥补自身规模的劣势,美国大力推动与盟友和伙伴的合作。通过经济、技术和安全领域的紧密联结,美国试图形成一个包围网,共同限制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崛起,并在关税和贸易规则上对中国施加压力。
战略联盟与军事部署
在安全领域,美国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建立了“四边安全对话”机制,同时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例如,通过在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地部署军事力量或向其出售先进武器,美国试图强化对中国的威慑力。此外,美国还与盟友共同限制高科技出口到中国,试图遏制中国在关键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
总体来看,美中竞争已进入一个高强度博弈的时期。这不仅是一场经济与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全球秩序的竞争。而美国的对华政策,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其核心目标始终是确保美国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