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辈因为时代和生活背景不同,对捍卫华文教育这一块,没有先辈们那么刻骨铭心和使命感。有人对于华小从纪念先贤的名字改去出资者决定的名称,感受不大,认为重点是完成建校,让莘莘学子接受华文教育,采用什么校名,有这么重要吗?

对于这个争论,大家必然会有不同的观点,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重要的是,大家的最终方向是不是一致。华文教育的发展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虽然获得宪法明文保障,但在共存共容的精神和多元开放基础上,我们必须承认,还有很多关卡要克服。

前朝国阵政府在2017年批准增建10所新华小和6所华小搬迁,雪兰莪和柔佛各增建5所新华小,这就是后来大家比较熟悉的10+6方案。当时,政府也同意其中9所是以大马华裔先贤命名。很遗憾,7年过去了,还没有看到一所先贤命名的学校落成。

被圈定的先贤,分别是陈嘉庚、丹斯里郭鹤尧、拿督沈慕羽、敦李孝式爵士、敦林苍佑医生、敦翁毓麟、拿督谢华、丹斯里李莱生以及朱运兴。他们都是我国独立前后,在政治、商业和教育领域德高望重的领袖,有些也曾担任过政府高职。

我记得随后国内有20个华团组织联名表达遗憾,因为在这华小命名上遗漏了“族魂”林连玉。他们认为,谈到华教问题,不能不提到林连玉,毕竟他终其一生心系华教,胸怀社稷。为什么就不能保留一所华小,以林连玉命名?

从这点,可以看出,保留历史渊源,纪念先贤的功绩很重要,可是我们不能完全不考虑出资者提出为学校命名的要求。如何在这事件上找到平衡点,在歌颂与纪念出资者善心美意同时,又能让华社接受华小名称,就要看政府尤其是从政者的智慧。

从过去和最近被挑起的3所新华小被改名的事件来看,除了跟华文教育息息相关,跟多元民族的“抗争”也脱离不了关系。还好的是,这只是涉及华小名称,是华社的家事,加上以上所列的人物争论性也不大,就看政府怎么跟出资者协商。

校名既然被悄悄改了,眼前有两件事情需要厘清,需要追究当时的政府是在什么情况下,允许从华裔领袖名字,改去企业机构名称?有没有向出资者建议保留先贤名称?既然名字换了,能否改回华裔先贤领袖名字?

制度化拨款

同样的,我们更要追究政府,说好的制度化拨款呢?如果政府肯出钱建校,这个问题就不会发生。7年来,即使很保守的一年建一校,现在都建好7所,兴许有一些先贤命名的小学已经开始启用授课。让私人界出资建华校,会不会成为政府的固定政策?

要是政府出资兴建,要以那一位先贤的名字来命名,会比有私人界出资兴建更容易处理。出钱的有优先权,这是不成文规则,如果是私人界出钱兴建,政府就处于被动,但并不是完全失去谈判权利,政府依旧可以向出资者提出建议,接不接受,就看双方怎么谈。

回顾首相兼财政部长安华在国会提交2025年财政预算案时,没有宣布会拨出多少钱作为兴建新华小用途,遮遮掩掩,拒绝明说。究竟团结政府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建多少间华小?同样的,我们也还没有看到团结政府在这方面的诚意。

纪念先贤和历史,在人类文明史上真的很重要。不然甲州首长阿都拉勿就不会建议教育部,选出州内一所国民型华小或中学,命名为“郑和学校”,以象征马六甲苏丹王朝自600年前便与这位伟大航海家结下友好关系的精神。

我国是多元文化国家,国语是官方媒介语,身为华裔子弟,华文是我们的母语,好像“血浓于水无法分开”情感联系。纪念先贤除了在特定的马路上给他们冠名,把他们的名字跟华校串联在一起,那就更显得意义非凡,无论如何,政府必须还原传统。所以,在这方面,政府绝对不能完全推卸责任,把冠名赖在出资者身上。说不定物换星移几度秋,以后也会有希盟领袖的名字会被提议,作为学校的名称。

上一则新闻去Kopitiam一定要叫水吗?
下一侧新闻13号「黑色星期五」不吉利?许多大灾难都发生在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