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一名浙江台州的男子在大陈岛垂钓时意外捕获一条黑鲷鱼,发现其背鳍末端挂有粉红色标签,上面写着“浙海研C50”。不确定这条“特殊”的鱼能否食用,他将照片和疑问上传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你把别人的论文钓上来了!”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随后回应称,这是一项科研项目的一部分,钓获者可根据标签上的电话联系研究所,并在核实信息后获得奖励。

研究鱼苗放流助渔业发展

部分网友指出,这条黑鲷鱼可能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鱼苗放流项目有关。该所项目负责人徐主任证实了这一点,称该鱼确实是研究所10月初放流的鱼苗之一。“我们每年会投放几万条标记鱼苗,主要用于研究黑鲷鱼的生长、洄游路线以及资源利用情况。”

标记鱼的三大研究目的

徐主任进一步解释,给鱼苗标记编码有以下三大目的:

  1. 追踪生长情况:了解从放流到被捕捞期间,鱼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变化。
  2. 观察洄游路线:记录鱼的迁徙轨迹,例如从舟山放流的鱼若在温州被捕获,说明其偏向西南方向移动。
  3. 统计回捕率:分析鱼的捕获数量、所用网具等数据,以评估放流效果。

钓到编码鱼,如何处理?

研究所鼓励钓到标记鱼的公众与他们联系,并建议记录以下信息:

  • 捕捞时间、地点及使用的工具。
  • 将鱼冷冻保存,方便后续研究人员取回。

徐主任表示,研究所会提供适当奖励,以确保钓获者不吃亏。截至目前,研究所已接到约200个类似报告,他们也非常依赖公众的协助来收集更全面的研究数据。

鱼苗放流为渔业资源注入活力

随着渔业资源的逐年下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近年来持续推进大规模鱼苗增殖放流项目,力求改善海洋资源现状。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水产养殖的发展,还为环境保护和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上一则新闻RM6巨杯甜饮 你会买吗?
下一侧新闻7州多区连日降雨 气象局发出红橙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