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搭乘飞机落座时,可能会注意到机舱内的「禁菸」标志灯始终亮着,贯穿整个航程,即使安全带标志会在飞行平稳时熄灭,但禁菸灯却从未关闭。尽管欧美早在30多年前就全面实施机上禁菸政策,但为何这些标志至今仍保留?旅游专家表示,这背后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
英国《太阳报》曾报导,今年2月,美国航空某些航班因为禁菸标志灯故障而延误起飞,随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10月明确要求,所有美国籍航空的航班禁菸标志灯的开关装置不得设置“关闭”选项,这意味着禁菸标志必须从飞机滑行、起飞、飞行到降落,全程保持亮起状态。
旅游专家布洁礼解释称,尽管「禁菸」标志看似过时,但它的存在仍然非常必要。首先是为了公共卫生与安全,她指出,航空法规严格执行禁菸政策,主要原因在于机舱内的材料具有易燃性,吸菸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这一标志确保机舱内所有乘客和机组员享受无烟环境,避免因二手菸危害健康,尤其是在密闭空间内。
第三个原因与法律相关。布洁礼表示,禁菸标志也为航空公司在应对与吸菸有关的法律纠纷时提供了保障。例如,如果航班上发生乘客吸菸事件,这些标志能成为执行禁菸政策的证据。同时,航班起飞前,机组员通常会明确提醒乘客,全程禁止吸菸,包括电子烟。
虽然大部分乘客已熟知飞机禁菸规定,但近年来电子烟的流行让部分人误以为电子烟不在禁令范围内,试图钻空子。事实上,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早在2015年已明确禁止机上使用电子烟。即便如此,仍有个别乘客挑战禁令。例如,2019年曾发生乘客试图在登机时吸菸的事件,当时飞机正在加油,极其危险,最终该乘客被禁止登机。另有乘客在航程中偷偷吸菸,被同机乘客举报后由空服员制止,并在飞机降落后移交警方处理。
此外,布洁礼提到,禁菸标志的持续存在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原因:象征性意义。航空业在很多方面注重保持传统与一致性,而禁菸标志已成为飞行体验的经典元素之一,承载着一种怀旧情感,也让乘客对航班安全规程保持熟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