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世的敦达因,应该如何获得公平的历史评价?

这位充满政坛传奇的前财政部长,对我来说是是除了前首相马哈迪外,上世纪最富争议性的政治人物。尤其他在去年5月因潘多拉文件曝光,涉嫌参与23亿令吉腐败行为而被调查,导致家人在内的部分银行户头和资产被查封或冻结。

他否认控诉之馀,还直球回击质疑声。

“我在1984年前就很有钱,流动资产就已高达7亿5000万令吉。若放到当时的标普500基金投资,现有价值可能将上升至420亿令吉。”

换句话说,若他在1984年没有获委财政部长,继续选择在商圈打滚的话,资产肯定比现在来得更雄厚。只不过为了撑马哈迪,最终决定出来当官,牺牲专注在企业打拼的时间,才让他面临庞大的财务损失。

关于这点,我是相信的。

以敦达因的生平事迹判断,几乎看不出他的任何政治野心。80年代大马经济起飞时,他在马哈迪的主导下,积极推动大马转型,从农业过渡至工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后,待雏形稳定,于1991年就交棒给安华,毫不留恋任何政治资产。

就算二度出任财长,也是因为大马在1997年遭遇亚洲金融风暴时,引爆马哈迪与安华不合,后者被撤换后,马哈迪需要一个可以高度信赖的人来执行理念,因此再度邀请敦达因出山。敦达因在当时采取一些反周期性政策,协助稳定市场后,过了两年又退下,继续回归低调的企业家位子。

只不过,对政坛不留念,未必代表资产就干净。

尽管敦达因强调自己本来就有钱,毕竟是透过房地产及银行业发迹,但在80年代初,当时几百块就已算是收入不错的环境下,他的身家就累积高达9位数。以当时的政治氛围,领域执照的申请恐怕也需要特定人脉才能顺利,当中是否涉嫌不当程序,见仁见智。

而被马哈迪钦点出任财政部长,期间参与多项大型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计划,若有发现这段期间的许多基建项目及商业利益,就算不是直接受惠,不少也是分配给亲密的政商关系网,竞标不透明,导致国家资源慢慢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新经济政策

最讽刺是,70年代推行的新经济政策,主要目标是消除贫困及平衡种族之间的经济不平等,包括增加马来人和土著的经济参与。若在80年代,敦达因的财务实力就富可敌国,而许多指标如房产、教育和商业机会等都显示当初订下的目标已逐渐实现,但为何新经济政策依旧需要受到保留?

若真的只有特定土著精英受益显著,底层群体依旧无法广泛受惠,那新经济政策不就更应该废除,而是以更有效且不分族群的新政策来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吗?

毕竟,当前经济和全球竞争的需求已经跟上世纪完全不同,大马也积极朝更高价值链的数码、电子与人工智能领域迈进,这些都需要更多专才去支撑。若新经济政策导致土著企业和个人对政策的依赖,将阻碍个体竞争力和自立能力的增强,造成华印裔族群的不满,认为这就是潜在的制度性歧视,最后只会导致大量优秀人才外流,这些不平等在全球化竞争中还是会慢慢限制大马的创新和经济潜力。

敦达因的潘多拉文件还没审判结束,就先行离开,像是他当年匆匆告别政坛的身影。当然,他的判决也会随之撤销,法律无法对逝者施以任何刑责,只是留下的未解之谜,应该继续成为大马永续发展的重要警示篇章。

毕竟,上世纪的权力与财富交错,促成不少人将国库当成私人财富。而敦达因究竟是经济奇才,还是透过政商勾结成为资本掮客,放眼在当今资讯高度透明的时代,就算没有绝对答案,至少应该成为公众未来在思考“创造财富”还是“掠夺国家”的永恒借鉴题材。

上一则新闻三星股票狂跌 425万股民都哭了
下一侧新闻刘华才:小出纳、大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