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一直对地球历史中的神秘现象感兴趣,其中一个最新的理论提出,地球在4.66亿年前可能曾经拥有像土星那样的光环。这个假说由澳洲莫纳许大学的地球科学教授安德鲁·汤姆金斯提出,认为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不寻常的地质事件,可能与地球曾拥有的光环有关。
根据《每日科学》报道,汤姆金斯的理论基于4.66亿年前地球所经历的一系列陨石撞击事件。研究表明,地球当时遭遇了大量陨石的撞击,尤其集中在赤道区域,这与地球后来经历的赫南蒂安冰河时代——一个持续了约140万年的短暂寒冷期——可能存在关联。汤姆金斯推测,陨石带来的碎片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光环,这一光环可能通过遮挡阳光而引发了全球气候的降温。
地质记录显示,在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发现的石灰石沉积物中,含有大量来自这一时期的陨石颗粒。此外,地球各地还频繁出现原因不明的海啸现象,这些海啸的迹象清晰地记录在杂乱的沉积岩中。
汤姆金斯表示,现已记录了21个与这一时期相关的陨石撞击坑。如果利用板块漂移的理论,将这些撞击坑的位置回溯到4.66亿年前,它们全都位于靠近赤道的大陆上,而不是两极附近。这个分布并不符合陨石撞击应该是随机发生的常规预期,因此,汤姆金斯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一颗大型小行星在接近地球的过程中解体,碎片像雨点般落在地球上,形成了这些陨石坑。同时,一些小行星碎片可能继续环绕地球,形成了短暂的光环。
这一假说也可以解释赫南蒂安冰河时代的寒冷气候。如果地球周围确实存在一个由小行星碎片组成的光环,这个光环可能阻挡了部分阳光到达地球表面,导致地球气候变冷。
未来,科学家们计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说。他们将模拟小行星解体及其碎片在地球周围形成光环的过程,并研究这些光环是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