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鱼真的能让人变聪明吗?台湾的“无毒教母”谭敦慈建议大家经常食用鱼类,不仅有助于预防疾病如抑郁症,还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特别推荐鲭鱼。然而,有一种鱼吃多了可能会让人变“笨”。

许多人都听过“吃鱼会变聪明”的说法,家长们通常希望通过给孩子多吃鱼,增强免疫力并促进大脑发育。台湾林口长庚医院的临床毒物科护理师谭敦慈指出,鲭鱼和秋刀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其中鲭鱼特别适合帮助儿童提高智力。

但她也警告,不宜食用鲔鱼、鱿鱼、旗鱼和鲨鱼等大型鱼类,因为这些鱼体内含有较高的汞含量,摄入过多反而可能损害大脑健康。

根据网媒《香港01》的报道,谭敦慈曾在《健康好生活》节目中分享了她的育儿经验——通过让两个台大儿子经常食用鲭鱼,帮助他们的智力发育。她称鲭鱼为“台大医科鱼”,并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两次鲭鱼,搭配番茄、洋葱等简单烹调,既美味又健康。

近期,谭敦慈在《小宇宙大爆发》节目中再次建议大众多吃鲭鱼,强调其中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对人体极为重要,尤其是脑部发育和维持肠胃健康。

她还提到,国外研究表明,在考试前两周给孩子吃鱼,可以显著提升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因此,她认为不应等到考试前才让孩子吃鱼,而是应该平时就养成吃鱼的习惯。

谭敦慈补充道,研究显示,每周食用两次鱼类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包括抑郁症。台湾食药署也建议孕妇和育龄妇女每周摄取7至9份鱼类,1至6岁儿童则应摄取2至3份,但要避免食用可能含有高浓度甲基汞的大型掠食性鱼类,如鲨鱼、旗鱼和鲔鱼,以防对胎儿和幼童的神经发育造成危害。

鱼肉不仅是优质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富含DHA、EPA,以及维生素A和D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还能帮助调节生理机能,促进脑神经发育,维持肠胃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少记忆退化等问题。相较于白肉和红肉,鱼肉更容易消化,热量更低,且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较小。

关于吃鱼的频率,《今周刊》曾建议每周食用两到三次,每次约75克,相当于四片生鱼片的分量。素食者则可通过摄取海藻和亚麻仁油来获取Omega-3。此外,豆制品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但建议避免油炸豆腐和花干等。

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可以考虑补充鱼油,但应先与医生讨论适合的剂量,特别是在服用阿斯匹林或抗凝血剂时,以免引发出血问题。鱼油主要来源于鱼体脂肪,与鱼肝油不同,后者则是鱼肝脏的脂肪。

在补充鱼油之前,最好先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并适当降低总油量。如果没有服用鱼油的习惯,可以从每周食用2至3份三文鱼等开始,而不必特意补充鱼油。

无论如何,均衡饮食、摄取充足的蔬菜,才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上一则新闻71岁男子与31岁继女乱伦 企图谋杀妻子未遂
下一侧新闻去朋友家烤肉聚会醉倒 醒来时惊觉遭鸡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