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诗华日报》报道,朋岭区议员杨薇讳在州议会辩论2026年财政预算案时直言,砂拉越狂犬病疫情爆发至今8年,已造成超过80人死亡,却始终没有形成一套全面有效的防控体系。她指出,狂犬病并非无法预防,只要接触暴露后处理得当、疫苗接种普及,原本可以大幅降低死亡率,但目前公众认知仍严重不足。
杨薇讳呼吁砂政府设立专门的“反狂犬病公共教育单位”,负责推广咬伤后急救知识、推动犬猫疫苗接种,以及强化民众与饲主教育机制。她认为,这项措施成本不高、执行可行,却迟迟未被落实,导致疫情持续反复。
她强调,如果疫情经历8年仍无法受控,就意味着现有体制已力不从心,必须寻求外部专业力量协助,避免疫情长期化并继续夺命。她指出,国际经验显示“宠物强制接种疫苗”是关键策略,而砂拉越最新统计也显示,猫只已成为主要咬伤来源,因此继续仅聚焦犬只的做法已不符合现况。
她促请砂政府将“猫只强制接种疫苗”纳入核心政策,扩大狂犬病防控范围,避免更多可预防的死亡发生。
野生动物保护薄弱 砂成走私枢纽?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杨薇讳警告砂拉越逐渐成为区域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中转点。她引用4月至9月的“Ops Bersepadu Khazanah”行动数据指出,短短6个月内已有444宗逮捕,查获总值逾2亿0400万令吉的野生动物与相关物品。
她表示,穿山甲是全球走私率最高的哺乳动物,砂拉越亦出现严重案例,包括2022年某外籍男子因持有穿山甲及2,700件鳞片被罚款2,780万令吉,但仍难以对跨境集团起到有效吓阻,主要原因是现行罚则普遍偏轻。
她建议政府将马来穿山甲列入《1998年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完全受保护物种”,并加强情报共享、科技监控与边境监管,堵住犯罪集团利用砂拉越陆海交通作为走私路线的漏洞。
杨薇讳总结指出,要实现永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成为核心议程,不仅要守住森林,更要保住让森林运作平衡的动物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