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爱滑手机,不小心玩到入睡!台湾减重专科暨家医科医师魏士航表示,手机里的蓝光会刺激眼睛,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除了影响睡眠品质,也会干扰血糖调节。研究显示,长期在亮光环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最高可能增加67%。
只是睡前滑手机,有这么严重吗?魏士航指出,天冷躲在被窝中,不小心就追剧、看社群平台超过半小时。这样的习惯看似无害,但其实是默默让身体累积风险;暴露在蓝光中,可能让空腹血糖升高,同时降低胰岛素敏感度,紊乱代谢功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机率。
刊登于「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的研究,由英国生物样本库搜集近8.5万名受试者、追踪长达近8年。研究团队以光感测器记录受试者夜间光线暴露量。结果发现,夜间暴露于光线愈多,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风险愈高;若与在完全黑暗环境下睡眠的人相比,风险高出了67%之多。
魏士航说,手机、平板、电视萤幕光及室内照明与路灯光害等,会干扰体内的生理时钟,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让身体无法进入休息状态,进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与血糖代谢。如果习惯晚睡或睡眠时间不固定,身体长期在半休息、半清醒的代谢状态中运作,糖尿病风险自然提高。
「夜间光线干扰是隐藏的破口」。魏士航强调,许多人以为控制饮食与规律运动就能稳定血糖,却忽略了光线的危害。长期接触光源睡觉会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削弱身体的防御机制,当身体的昼夜节律被打乱,除了影响白天精神与食欲,更容易摄取过多热量,导致体重上升与代谢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