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凌晨0时许,在朝阳区北五环外环辅路上清桥东侧,冯某骑行的电动自行车突然横倒在地,头盔滚落一旁。那一刻,冯某的归家路永远停下了。
悲剧的起因是一场同事间的聚餐。11月10日晚上8点,冯某与三名同事一同聚餐,四人共饮了两瓶半白酒,冯某还点了瓶啤酒混饮。经过近三小时的推杯换盏,冯某醉态尽显。聚餐结束时,同事们察觉他醉得厉害,多次劝他打车回家,可冯某坚持认为骑电动自行车没问题,拒绝了他们的帮助。即便同事们想送他回家,他也以对方同样饮酒为由婉拒。
醉酒的冯某在回家的路上不断失控。行驶在5.3公里的路段内,他接连摔倒6次。23点18分,他在北苑路段摔倒,扶起车后却再次撞上隔离带摔倒;23点26分,他在北苑桥西北角再度摔倒;在林萃桥下,他又一次摔车,已经是第四次摔倒。
最终,在11月11日零点时,冯某在上清桥东侧撞上路缘石,第六次摔倒。这一次,他没能再站起来。事故导致冯某肋骨和锁骨骨折,更悲剧的是,他虽佩戴了头盔,但未正确系好,头盔在摔倒时脱落,未能起到保护作用,冯某头部重创,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经过酒精测试,冯某体内的酒精含量高达269毫克/百毫升,是醉驾标准的三倍多。虽然有些人认为“电动自行车速度慢,喝点酒骑没事”,但法律规定,酒精含量超过80毫克/百毫升就属于醉驾,这一标准同样适用于非机动车。
酒精会削弱驾驶者的神经中枢,影响平衡、反应和判断,使骑行变得危险。电动自行车由于缺乏车身保护,一旦摔倒,头部和躯干等部位容易受到致命伤害。骑行速度慢并不等于安全。
如今,北京交管部门已将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骑行者纳入酒驾检查范围。饮酒骑行将面临批评教育,醉酒骑行则会被罚款50元。随着年底聚会增多,提醒大家尽兴之余,千万别忽视安全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