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 40 岁男子日前在家晒衣服时,突然感到右手无力、步伐不稳、说话含糊,随即倒地。家属见状立刻将他送往急诊。光田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林瑛哲医师表示,患者确诊为缺血性脑中风,团队在第一时间施打血栓溶解剂,顺利打通阻塞血管,男子意识迅速恢复,目前已能自行行走,仅剩轻微手部无力。


黄金一小时救回一命 快速施打溶栓药改善病况

林瑛哲医师回忆,患者到院时呈现典型急性中风症状:单侧肢体瘫软、语言不清。影像检查确认为缺血性中风后,院方立刻启动「中风黄金抢救流程」,在病患到院一小时内完成评估并施打血栓溶解剂。血流恢复后,患者活动能力迅速改善。

Advertisement

进一步检查也发现,该男子有 心房颤动(AF) 病史,却因工作忙碌未规律服药,使血液形成血栓,随血流进入脑部导致中风。


隐形杀手心房颤动 中风风险高出一般人 5 倍

林医师指出,这名男子不到 50 岁,属于「年轻型中风」。临床上常见因心律不整、甲状腺亢进等造成血流不稳定,引发脑部血管栓塞。

他提醒,心房颤动常无症状,却让中风风险增加 5 倍以上。若有心悸、胸闷、脉搏忽快忽慢,应尽早就医做心电图,必要时使用抗凝血剂预防血栓发生。


牢记中风急救口诀「FAST」 分秒决定生死

林瑛哲医师呼吁,民众务必熟记中风四步骤「FAST」原则:

  • F(Face):脸部是否不对称
  • A(Arm):手臂是否无力
  • S(Speech):说话是否含糊
  • T(Time):把握时间,立即送医

他强调,中风抢救分秒必争,若能在发作 3 小时内成功打通血管,将大幅提升康复机会。

随着职场压力、作息紊乱,年轻型中风个案逐年上升。林医师提醒,除了控制三高、戒烟、多运动外,若有心律不整、甲状腺疾病或家族中风史,更应定期检查,并严守医嘱服药。

上一则新闻拒截查向警连开数枪 惯犯遭警方当场枪毙
下一侧新闻气象局发布预警 多州将出现雷暴、豪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