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频频传出保温杯“爆炸”事故,不仅有人因此眼球破裂,甚至有保温杯炸穿墙壁的惊险案例。专家提醒,看似普通的红枣、枸杞等食材,其实是保温杯变成“定时炸弹”的高危因素,一旦处理不当便可能发生爆炸。
8月,黑龙江一名男子将清洁剂倒进保温杯后旋紧杯盖,结果保温杯瞬间爆炸,整只杯子强力嵌进墙内。2024年12月,广东东莞一名男童用开水清洗保温杯、拧紧盖子摇晃几下,也导致杯子当场炸裂。更早在2020年,福建一名女子用保温杯闷泡红枣水十几天,开盖瞬间被爆弹般的杯盖击中右眼,造成眼球破裂。
消防部门解释,这类事故的成因主要来自“发酵”与“密封压力”。红枣、枸杞含糖量高,且可能带有微生物,在温暖且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浸泡,会持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使杯内压力不断累积。一旦开盖或受到摇晃,压力瞬间释放,就可能出现液体冲喷甚至爆炸。
除垢剂也会引爆保温杯。清洁剂遇到杯内水垢会发生化学反应,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如果杯盖密封严实,同样会发生危险。
专家指出,多起爆炸事件都有共同点:当事人曾猛烈摇晃保温杯。摇晃会让气体聚集、压力升高,是引爆的关键因素之一。
消防部门提醒:
• 装热水后不要立即拧紧杯盖
• 不要摇晃处于密封状态的保温杯
• 若泡红枣、枸杞等甜食材,应避免长时间密闭
• 清洁保温杯时杯盖不要完全拧紧
事件曝光后引发大量讨论,许多网民惊呼“以后不敢乱泡红枣水了”,也有人呼吁“清洗保温杯记得松一点盖子”,并分享建议:泡热饮时留一点缝隙让气体释放、不要长期把高蛋白或含糖饮品放在保温杯里。
专家补充,牛奶、豆浆、中药汤、茶叶、碳酸饮料等,都不适合封在保温杯里长时间存放,以免发生类似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