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界近日传来震撼发现——研究人员竟在人类精液与卵泡液中检测到微塑料,进一步引发全球对生殖健康的担忧。
这项由西班牙团队进行的研究,在巴黎举行的第41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年会上公布。研究人员对25名女性的卵泡液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69%含有微塑料;在18名男性的精液样本中,也有55%检测呈阳性。
卵泡液是包围卵子的关键环境,而精液则与男性生育能力直接相关,在这两种重要的生殖液体中发现微塑料,意味着这些微小颗粒已能渗入人体最敏感的生殖系统区域。
研究指出,在样本中共发现9种类型的微塑料,包括聚酰胺(PA)、聚氨酯(PU)、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四氟乙烯(P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相关材料广泛用于衣物、包装材料、不沾锅涂层、家用品与食品容器。
研究团队特别强调,样本收集容器已经过严格控管,确保无外来微塑料污染,使检测结果更具可信度。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教授坎彭指出,这项发现再次证实微塑料能进入血液,并透过循环系统抵达卵巢与睾丸,但到底微塑料如何穿越人体屏障,科学界至今仍无法完全解释。
里斯本大学教授卡尔哈兹·乔治提醒,塑料制品无处不在,人们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塑料接触。波士顿学院公共卫生专家兰德里根则建议避免使用塑料砧板、减少超加工食品、高温食物避免放在塑料容器中,以及降低不沾锅的使用频率,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微塑料来源。
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塑料研究委员会创办人迪阿米特博士指出,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说法,目前的微塑料暴露量“极低且无明显毒性”。
尽管如此,医学界强调,真正值得关注的可能不是微塑料本身,而是塑料制造中常见的化学成分,例如塑化剂和持久性化学污染物,它们已多次被证实可能与荷尔蒙失调、不孕不育、癌症及呼吸道问题等健康风险有关。
随着近年来微塑料陆续被发现存在于血液、胎盘、肺部甚至心脏等人体组织,其对生殖能力与长期健康的潜在影响,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