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店与中药店纷纷申请加入 MyKasih 合作商店,却迟迟收不到任何通知,业者形容“看得到大饼,却吃不到一口”,不仅无缘分到援助金带来的客源,连原有生意也受到严重冲击。
联邦政府推行的爱心基本援助金(SARA)规定,受惠者必须使用大马卡到指定 MyKasih 合作商店购买日常必需品。许多社区杂货店与中药店得知可申请后立即递交资料,但大部分申请毫无进展。
结果,原本依靠邻里客源的小型商店,只能眼睁睁看着顾客涌向已获批的大型超市与连锁霸级市场,营业额普遍下滑 20% 至 30%。
文业量:申请数次仍无回应
立安百货药商店业者文业量指出,他在10月已透过线上提交申请,之后还重新递交多次,但一直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他说:“根据我们同业了解,到现在几乎没有一家中药杂货店成功通过审核,我们完全不知道是被拒绝,还是审核过程过于缓慢。”
文业量透露,自援助金落实以来,未被列入合作商店的小商家明显受到影响,很多顾客因无法使用援助金,被迫改去大型合作商店购买日用品。他也因此减少进货,以避免滞销。
他说:“第一轮援助金年底就结束了,看样子我们很可能赶不上。”他希望第二轮援助金能更公开透明,让中小型社区商家也能参与,而不是只让大型商场受惠。
市议员出手帮忙:带生意给没被选中的小店
巴生市议员李锡稳指出,有不少 B40 群体前往国会议员服务中心求助,但并非人人都能获得援助。于是,他从市议员拨款中拨出 2000 令吉,让 20 名受惠者各获得 100 令吉礼券购买必需品。
他特别选择非 MyKasih 合作商店——立安百货药商店作为礼券消费地点,“多少带一点生意给他们。”
李锡稳也呼吁政府,不要忽略中药杂货店,让传统社区商家有机会参与 MyKasih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