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减重医师萧捷健近日指出,真正让血管受损、引发堵塞的元凶并不是许多人以为的“油脂”,而是日常饮食中随处可见的精制淀粉与糖。他形容血管内壁就像“不沾锅涂层”,原本应光滑平顺,但当大量精制淀粉进入体内、使血糖快速起伏时,会引发发炎反应,让内皮变得粗糙受损,进而让低密度脂蛋白(LDL)更容易堆积,形成堵塞的开端。

萧捷健在脸书指出,许多号称“低脂、健康”的食物,其实都暗藏大量精制淀粉,这才是让血管不断生病的真正原因。他解释,精制淀粉与糖会造成胰岛素阻抗,让三酸甘油酯升高,加剧血管发炎,使内皮变脆弱。研究甚至发现,用精制淀粉取代饱和脂肪,并不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键并不在“脂肪多或少”,而是血管内皮是否遭受损伤。

Advertisement

要修复血管、减少发炎,他建议从饮食调整开始。他推荐使用具抗发炎效果的“好油”,如特级初榨橄榄油与酪梨油,可帮助修复内皮;平时烹调也可以这些好油取代常用的大豆油。此外,深海鱼油中的 Omega-3 脂肪酸同样能降低血管发炎,减少身体的损伤反应。他提醒,初榨橄榄油不宜高温爆炒,否则可能产生反式脂肪,加重血管负担。

萧捷健强调,淀粉不是完全有害,关键在于“何时吃”。若在休息状态仍大量摄取精制淀粉,容易造成血糖暴冲与发炎;但运动前后适量摄取淀粉,则有助能量补充与肌肉修复,使血糖更稳定。他呼吁大众理解营养素差异,减少精制淀粉、适量摄取天然好油,才是真正保护血管的关键。

上一则新闻女歌手胃癌术后变植物人 卧床285天身亡
下一侧新闻纠正学生别丢钱后遭投诉 小学食堂老板宣布不再续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