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去,可能你会以为这是一篇心灵激励鸡汤文章。不是的,它谈的是所有学生必须冲破的实实在在的茧。

奋斗多年以后,许多已能看清楚自己的疆土只能有多辽阔的父母,大概都会同意,相对于在意别人怎么样,专注做好自己的东西心灵最轻松、自在和快乐。你一个月挣一千的工资,一旦耳闻邻居月薪是一千二,你马上感觉不是滋味。这些经验大家都有。许多人会获得这样的智慧:只要你看明白那到底是邻居的事,你的心马上会舒服许多。

可是父母往往不善于根据自己提炼出的人生智慧去引导孩子,他们让孩子蹈其覆辙,把孩子放在一个相似的情境中,有时情况更糟:在幼儿园阶段,佳节聚会,听说哥哥姐姐的孩子已经会刷牙,心底马上感觉自己的孩子差了。在小学阶段,陪孩子去露营,听营友的孩子把英文说得顶呱呱,回家后马上把孩子的卡通片全换成英文的。别人家孩子学钢琴、小提琴,怎么我家孩子要求他多学一样就在闹脾气!

有人说,外在环境不在掌控之中,身不由己。但也有人说,同一件事,做法不同,带出的结果就不同。父母经过的求学和人生阶段,当然孩子也会重复,但纯粹让孩子经过这些阶段,不叫教育。以更优化的看法和处理法帮助孩子经历同样的过程,这是教育,是父母亲需要做的,以便一代比一代好。自己已经在社会的历练中知道用死读书的方式追成绩不行,还要反过来让孩子也这么做,而不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跳出这个泥淖,父母这算关心教育还是敷衍教育?

现在请尝试用亲上前线的孩子的角度看看。在上文所言不在自己掌控之下的环境里(其实就是孩子的日常、学校环境里),孩子随时会看见比自己好的同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少数,看见的都是比自己差的同伴,那么请你尝试自行稍调以确保你了解这里的意思)。没上台演讲的很容易会觉得上台演讲的同学棒,上台演讲的很容易会觉得经常拿奖的同学棒,而多年来都上台的那几位,成了校内许多孩子的“神”(今日中学生爱用的词。如果你认为演讲的例子不适合自己的孩子,请用适合你孩子的例子去了解他们面对的处境)。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有意无意的“造神”成功,神就会变成了孩子内心多年难跨过的坎。很多不错的孩子都因为这些心中的神而缺乏信心,发挥不出来。做父母的能重温这一点吗?请通过重温去了解你孩子的心灵状态。金庸小说或港漫里的那些敌人越强越能激起自己的战斗意志的人物,现实生活中有谁?真实的孩子不是那样,相信你也不是那样。多少人会因为碰见在大街上即兴来一曲的人而开心地向前也来一段?轻轻推一推和你一起围观的朋友,看看是什么反应就知道了。

孩子心底的坎需要填平,他们必须不再和神共处。一般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等待发挥(再一次,别当这是心灵鸡汤文句,去实际地认识你的孩子验证这句话),他们必须尽快释怀,把别人的能言善道、快速解题、多才多艺、拿奖无数、名校录取、出国深造等等看作是别人的杰出,干“卿”底事,别阻碍了自己的发挥。

上了中学,我们才知道小学会几种才艺的玩伴到最后没有一样精。上了大学,我们才知道中学时心底眼红同学怎么都比自己多拿了五分,是在折磨自己。还有,那个自吹自擂的数学老师有多少斤两,现在已经显而易见。进入社会,才知道本科一等文凭并不保证自己就有人生好作品。经过万重山过后才看明白,自己一向带有几分羡慕、几分妒忌、几分崇拜的某某神祇反映了自造的茧,最后的关键真的在于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以及是否能安心努力让自己的能力健全发展。一生心中有神,必然瘫痪自己。

这是一个艰难的学习和人生过程,大部分孩子是单独走过的。父母不要理想主义冲上心头、慷慨激昂地说“他们原就该自己去经历一切”。他们当然理应尽快学会自己刷牙、洗校鞋、煮食、一个人外出、坚强、勇敢,但面对求学路上的满天神佛,父母不可说不管就不管,还是要善用自己的人生智慧为好。

上一则新闻陈仁杰:一纸文凭,重要吗?
下一侧新闻女子失踪多日 竟在巨蟒肚子中找到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