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领导的内阁正加快推进一项更具扩张性的防卫战略,并计划将自卫队的军衔名称恢复至“军国主义”时代的称呼,如“大将”、“大佐”、“大尉”等。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香港01援引一位长期研究日本军力的学者分析,现阶段日本的军事发展方向,与二战前的扩军备战景象极为相似,从战略理念到具体实践都高度一致。学者指出,日方的这一系列举措意在摆脱战后体制的束缚,且其重现“帝国陆海军”辉煌的意图已经毫不掩饰。
此次变动的背景是,日本执政的自民党与维新会已于10月在国会启动修改宪法第九条的讨论。这项改革内容包括重新调整自卫队的阶级名称及军种称呼,计划于2026年度(即2026年4月开始的新财政年度)实施。这项改革被认为是高市早苗当选首相后的政策之一,旨在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并强化自卫队的士气与认同感。
日本政府提出,现行避免使用军事术语的惯例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安全需求,因此需要明确自卫队作为国防力量的地位,并与其他国家军队标准接轨。这一转变标志着日本可能进一步突破战后宪法的制约,逐步构建具备反击能力的军事力量,重新走向海外军事行动。
其中,最为敏感的调整是关于日本宪法第九条的修订。该条款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发动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解决国际争端,且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鉴于此,自卫队的设立一直被视为“专守防卫”的防御性力量,而日本政府当前的改革显然是向具有进攻性的军事战略转型。
此外,日本政府高层还在考虑对长期遵循的“无核三原则”进行审视,特别是其中的“不引进核武器”条款。作为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对核武器持有特殊的历史记忆,这一原则曾成为日本战后和平政策的基石。如果日本政府决定放弃这一原则,势必意味着日本在军事战略上的重大转变,并将引发国内外的强烈反应。
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高度关注。发言人林剑指出,日方的这一系列军事动向令人严重担忧,尤其是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对日本是否已经彻底与军国主义划清界线产生了质疑。林剑强调,日方是否会继续坚持“专守防卫”和“无核三原则”,以及是否会遵循和平发展的承诺,仍然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随着日本加速推进防卫改革及军事现代化,亚洲地区的安全形势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各方应提高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