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中国因台湾议题再度陷入僵局,紧张局势升温,双方都没有退让迹象。
北京批评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最新言论“威胁中国安全”,因为她暗示日本未来可能动用军事力量协助保卫台湾。《彭博》分析认为,北京的强烈反应显示,中方可能已在为经济报复铺路。目前中国仍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 3230 亿美元,日本经济本已脆弱,一旦遭到中国反制,很可能受到重大冲击。
彭博指出,北京手上至少握有四项经济施压手段。
第一是旅游限制。中国外交部警告赴日旅游存在“重大风险”,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限制中国游客的前奏。中国游客原本有望成为日本今年最大的旅客来源,一旦被“关水喉”,日本恐损失数十亿美元旅游收入。
第二是出口管制,尤其是稀土。中国具备完善的出口管制体系,可减少对日本的关键矿物出口。尽管日本自 2010 年钓鱼台冲突后努力降低依赖,但截至今年 9 月,中国稀土仍占日本进口量逾七成,重稀土更超过九成。若北京再度以稀土施压,日本电子、汽车与高科技产业恐受到重大打击。
第三是针对在华日企展开调查。中国监管单位可能比照中美贸易战时的手法,针对深度依赖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展开调查,包括东京威力科创、本田、丰田等大型企业。
第四是封锁文化内容产业。北京可能仿效 2017 年对韩国的“限韩令”,禁止日本影视、动漫等文化内容进入中国市场,甚至以法规为由关闭相关日资娱乐企业。
至于若中国真的因高市早苗的言论采取经济报复,美国会否出手相挺仍是未知数。彭博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未必会在此议题上与日本站得很近,可能为了维持与中国关系、确保关键矿物供应,而选择保持距离,使日本陷入“单独应对中国”的境地。
美国虽然近期积极放缓对中紧张,包括举行“习特会”、维持脆弱的美中贸易协定与暂缓对台军援,但对中日关系升温的态势至今未给出明确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