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赚取高达1万令吉的酬劳以及免费的机票和住宿,一些人甘愿充当“毒骡”,将毒品走私到国外,却在途中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最终面临牢狱之灾。
全国毒品罪案调查部总监拿督胡申透露,2023年截至目前,全国已有55名大马人(其中包括50名男性和5名女性)因充当“毒骡”在多个国家被捕。胡申表示,这些大马人被逮捕的地点遍布全球,包括印尼(10人)、新加坡(9人)、柬埔寨(6人)、台湾(6人)、泰国(5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社交媒体成贩毒集团的新“猎场”
胡申指出,现代的贩毒集团通过社交媒体积极物色新的“毒骡”,并不在乎应聘者的职业、年龄或背景。他们利用虚假的工作机会或全包的旅游配套(如机票和住宿)作为诱饵,承诺支付高额酬劳(从1000令吉至1万令吉不等),诱使受害者帮助他们走私毒品。
这些走私毒品的方式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包括将毒品藏匿在行李箱的夹层或家具内,甚至通过快递公司寄送。传统的走私方式——将毒品绑在人体上——也依然存在。
毒品种类依需求而定,目标多为特定国家
胡申透露,贩毒集团所走私的毒品种类根据不同目的地的市场需求而有所不同。最常见的毒品包括冰毒、大麻、摇头丸和可卡因。而这些毒品的主要目的地则包括英国、特定欧洲国家以及东亚部分国家。
警惕虚假工作机会,保护自己免受犯罪诱惑
胡申特别提醒公众,面对社交媒体上那些“好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工作机会或旅行配套时,务必保持警惕。他呼吁民众在发现任何与毒品走私相关的线索时,立即联系毒品罪案调查部,通过热线(012-2087222)提供情报,协助警方打击毒品犯罪。
贩毒集团利用网络空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轻松诱骗不明真相的民众。为了保护自己与社会的安全,我们必须更加警觉,远离非法的诱惑,远离毒品犯罪的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