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团队近日在牙齿再生领域取得突破性发现——他们首次明确鉴定出两种关键干细胞谱系,分别负责形成牙根与支撑牙齿的牙槽骨。这一成果为未来“长出新牙”的再生医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据《SciTechDaily》报道,长期以来,牙齿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再生一直被视为牙科领域的“终极目标”。虽然种植牙与义齿能恢复外观与咀嚼功能,但仍无法完全复制天然牙齿的生物整合性与感知特性。因此,科学家持续探索牙齿自然发育的奥秘,希望能真正实现“再生牙”的医学奇迹。
东京科学研究所牙周病学系助理教授永田瑞树与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的研究员万妮达共同领导国际团队,深入分析牙齿发育过程中干细胞分化的分子路径与细胞命运。他们利用基因改造小鼠及谱系追踪技术,结合显微成像与荧光标记,成功观察到牙根“生长尖端”区域的干细胞如何精准分化与排列。
研究发现,一类此前未被识别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可分化为两条独立路线:
- 牙根发育谱系:来自牙根顶端的CXCL12阳性细胞,这些细胞通过Wnt信号通路分化为牙本质细胞与牙骨质细胞,甚至在特定再生条件下成为成骨细胞,参与修复牙槽骨。
- 牙槽骨发育谱系:集中于包裹牙胚的牙囊组织中,由PTHrP表达细胞主导,这些细胞可演变为牙骨质细胞、牙周韧带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研究还发现,若要启动此分化过程,必须抑制Hedgehog–Foxf信号通路,显示牙槽骨形成依赖精准的分子调控机制。
永田教授指出,这一发现揭示了牙齿发育背后的复杂信号网络,也为未来的牙齿与骨组织再生治疗提供了“蓝图”。
“我们的研究不仅解释了牙根如何生成,更为基于干细胞的牙髓、牙周与骨再生疗法提供了方向。未来,也许有一天,我们能让失去牙齿的患者重新‘长出’自己的新牙。”
这项研究标志着牙科再生医学迈出关键一步——从“修复”走向真正意义上的“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