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一名36岁外卖员为了在夜间高峰期保持清醒,竟在短时间内连续饮下六、七瓶功能性饮料,结果咖啡因中毒,次日突发抽搐、意识模糊,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
据《深圳晚报》报道,这名胡姓外卖员近日为应对繁忙的送餐高峰,在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功能饮料。翌日早上,家人发现他倒卧在地,唤醒后仅出现轻微发烧,未予重视。到了中午,他突然出现心跳急促、发热出汗,继而全身抽搐,双手与头部剧烈抖动,对呼唤毫无反应。
情况不断恶化,最后一次抽搐持续半小时未停,家人立刻将他送至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医生紧急将他送入ICU并插上呼吸机,同时使用强效镇静药物控制症状。
经检测,胡男体内咖啡因浓度惊人——在摄入约40小时后,血液与尿液中仍检测出高浓度咖啡因。主治医生吴庆临指出,他短时间内摄入了约300至350毫克咖啡因,远超安全限值。正常情况下,咖啡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3至5小时,但胡男在经历十多个半衰期后体内仍残留大量咖啡因,说明摄入剂量极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严重过度刺激,出现类似癫痫的抽搐反应。
在医院经过强制水化、利尿与代谢促进治疗后,胡男逐渐恢复意识,抽搐症状消退,生命体征稳定,最终顺利脱离危险并出院。
医生提醒,功能性饮料虽标榜提神醒脑,其主要成分为咖啡因及牛磺酸、维生素等辅助物质。多数产品说明书已注明每日建议饮用不超过两瓶。若短时间内过量饮用,会造成咖啡因中毒,导致心悸、焦虑、呕吐,严重时更可引发抽搐与昏迷。
专家呼吁,功能饮料并非“提神良方”,当身体感到疲惫,应选择休息而非强行刺激神经系统,以免为健康埋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