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军方上月在与泰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展开为期十天的“反诈骗行动”,突袭臭名昭著的KK电诈园区,宣称拘留逾一万名涉案外国人。尽管官方形容此举是“重拳出击”,但多名国际分析人士与外交官认为,这场行动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既为回应国际压力,也为转移外界对即将登场的缅甸大选的关注。

《日经亚洲》引述多位缅甸问题专家指出,外界不应将这次行动视为军方真心打击跨国诈骗的转折点。一名常驻仰光的高级外交官直言:“这只是做做样子。军方不过是在面对中国等国家的强烈外交施压下,被迫‘象征性’地采取行动。”

Advertisement

美国、英国与中国近年多次要求缅甸当局整治境内诈骗园区,特别是那些在克伦邦、掸邦和缅泰边境运作的大型犯罪集团。然而,这些诈骗中心长期与地方军阀、武装组织及军政府势力纠缠不清,使得执法行动形同虚设。

分析认为,缅军此举不仅是外交操作,也有明显政治考量。军政府计划在今年12月至明年1月分阶段举行全国大选,但反对派与西方国家普遍批评,这场选举只是“军方自编自导的假民主”,意在通过代理政党继续巩固权力。

网络安全机构Infoblox亚洲区高级威胁研究员武伊齐克指出,近年来缅甸诈骗园区屡遭扫荡,但影响有限:“这些园区运作高度灵活,就算被取缔,几天之内又能恢复运作。”

更令人质疑的是,部分与诈骗园区关系密切的军阀依旧安然无恙。一名缅甸学者透露:“军方似乎给予他们某种保护,让他们免受国际通缉。”

位于克伦邦妙瓦底的KK电诈园为此次清剿重点,其背后势力被指与民族武装组织“克伦边防军”(BGF)有关。该组织首领索丁温在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表示:“电信诈骗让我们声名狼藉,若继续包庇,只会损害自身利益。”他还补充道:“既然军政府想展示‘成果’,我们就让他们行动。”

专家据此判断,所谓清剿行动更像是军方与地方势力的默契合作,一场对外的政治秀。

人权组织“缅甸正义组织”早在今年5月的报告中指出,没有军方及其控制的民兵庇护,这些电诈园根本不可能长期运作。报告直指克伦边防军在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从能源供应到人口贩运皆有涉足。

“全球反跨国有组织犯罪倡议”东南亚事务专家托尔则总结道:“缅甸政权实际上从诈骗产业中获利,诈骗得来的黑钱被洗入正规经济,用来支撑政权的运作。所谓‘打击行动’,只是更复杂的利益循环的一部分。”

上一则新闻黄仁勋获接见领奖 英王一开口让他震惊
下一侧新闻失控迎面撞MPV 骑士当场重创丧命